12月17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新研究显示,天文学家在研究银河系中心的朦胧区域时,意外发现了一对年轻的双星,他们彼此围绕着位于银河系“黑暗之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运行。
“这些结果让我非常惊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天体物理学家Tuan Do说。此前,天体物理学家认为黑洞强大的引力要么会将这种双星中的恒星撕裂,要么会将它们挤压在一起。然而,这一被称为D9的新天体表明,这样的“双星系统”至少可以在黑洞附近短暂存活,并且有助与解释附近其他的神秘体。
在空间和时间结构中,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深坑,其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并且极其紧凑,位于水星和太阳轨道之间。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被称为人马座A*,其本身是隐形的。但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周围一些恒星的运动轨迹,确定了它的存在。
这些恒星被称为S星团,它们围绕这个黑点高速运行,有时非常接近黑洞的“事件视界”。事件视界是黑洞周围的临界距离,进入这个距离内的任何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
多年来,美国加州和德国的两支团队监测了那些距离黑洞最近的恒星。在大约20年前,两组科学家都证明了这些恒星的异常,只有当它围绕一个质量极大的致密物体(黑洞)旋转时,才会出现高速轨道。
但是S星团还有其他神秘之处。尽管其中许多成员都是老恒星,它们可能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从更远的地方迁徙到这里,但其他成员却很年轻。这很奇怪,因为典型的恒星孕育区包含大量冷气体,而这些气体在如此靠近超大质量黑洞的地方不可能存在。
此外,该星团还包含神秘的G物体,它们看起来像是一簇簇的尘埃和气体,但会以特定的频率发光,就好像气体受到附近恒星的激发一样。尽管银河系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恒星系统是双星或多星系统,但S星团几乎没有这样的系统。
在这项研究中,新报告的双星系统的证据,像许多类似的系统一样,以星光波长的颤音形式出现。由德国科隆大学的Florian Pei?ker领导的天文学家团体,在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研究G物体时,注意到其中一个物体的特征发射线在不同时间略微发生了偏移。
观测银河中心很困难,因为它被气体和尘埃笼罩,因此研究人员通常会将多个夜晚的观测结果叠加起来以减少噪音。然而,Pei?ker研究团队将这些观测结果按照单独的夜晚分开,发现光谱线以372天为周期的规律模式移动。这种波动是尘埃团中包含一对双星的证据。轨道运动意味着恒星反复冲向地球然后远离地球,周而复始。
尽管D9具有G物体的典型尘埃特征,但它并不像类似天体的尘埃特征那样明亮。当研究人员将D9的整体辐射与新形成的尘埃覆盖恒星模型进行比较时,他们得出结论,它很可能由一颗年龄仅为270万年的恒星和一颗伴星组成,其中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8倍,伴星的质量是太阳的0.7倍。
该团队表示,D9有可以解答S星团的几个谜团。G物体可能是最近双星合并的产物,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合并。随着尘埃和气体的遮盖消散,如此形成的恒星可能为成为 S星团中的年轻恒星之一。“这个物体有可能告诉我们很多有关这个区域的信息,”Do 说。
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假设能够完全解释G物体。MPE的天体物理学家Stefan Gillessen等人认为,G物体是短暂存在的气体和尘埃团块,当邻近恒星的恒星风发生碰撞时形成,会产生湍流和冲击波。
他和同事已经确定了3个的G型物体,它们似乎共享同一轨道。他认为,一个更自然的解释可能是,一大团气体沿着轨道伸展,形成了几个密度较高的结点,这些结点通过望远镜可见。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4748-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