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带领团队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夜间溯溪调查时,发现了我国首个野外纯种“娃娃鱼”种群。2022年,研究团队综合遗传分化和形态学证据,将其命名为江西大鲵。
江西大鲵(一龄幼体)易木荣摄
?
江西大鲵成体 周佳俊摄
随后,车静团队对江西大鲵展开了近3年的持续监测,并于日前在《生物多样性》发表了一份报告,首次报道了江西大鲵野生种群的生活习性、种群繁殖动态、栖息环境等情况,这也是中国第一份有关野外生存大鲵物种的数据报告。
寻找野外纯种“娃娃鱼”
已有研究发现,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17个省份,其祖先起源于侏罗纪时期,有“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等美称,目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和人为捕捉,中国大鲵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变得极度稀少。
“截至今年,已正式被命名的中国大鲵有4个物种,分别是狭义中国大鲵、华南大鲵、江西大鲵和祁门大鲵。”车静介绍,“除了江西大鲵之外,其他已被命名和未被描述的中国大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种群大小都不得而知,这就使得目前的保护行动难以开展。”
要突破中国大鲵保护的困境,关键是找到未受杂交污染的大鲵原生种群,进而确定各物种的分布和濒危状况。2013~2016年,国内外学者曾组织团队对我国16个省的97个中国大鲵分布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仅在4个分布点中发现了24只野生大鲵。
车静告诉记者,2013~2016年这一次大规模的野外调查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调查范围大多未覆盖保护区,遗传鉴定标记使用不完善等。
于是,车静团队重点聚焦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对调查到的大鲵种质资源进行个体标记,并采用核基因组水平的遗传标记进行鉴定、判断是否为纯种。
2020年9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车静团队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找到了大鲵纯种个体。“仅一个晚上、两个小时的调查,我们便发现了5个大鲵个体,后来被鉴定为野外纯种大鲵。”团队成员柴静回忆说。
面临老龄化和衰退的风险
“如果这里存在稳定的野外种群,那么冬季就该到了新孵化的幼鲵集体外出觅食的时候,开展调查更有可能获得可繁殖种群的线索。”鉴于此,2020年冬季,柴静带领研究生再次来到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工作。
在气温-7℃、水温6℃的寒夜,研究团队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在溪流里逆流而上,摸索搜寻。车静团队的博士研究生易木荣回忆道:“走了大约2公里,大家就在一个洄水湾里找到了几十只3厘米左右、正在觅食的幼鲵。”
研究人员通过内窥镜拍摄洞穴内江西大鲵活动情况。受访者供图
经过遗传鉴定确认这些是纯种幼鲵后,研究团队制定了长期监测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希望可以系统收集物种的基础生物学和栖息地生态学等数据。车静说:“这些数据将是评估其濒危程度、制定相应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依据。”
随后,车静团队联合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以及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江西大鲵开展了持续3年的监测。
车静(右一)带领团队追踪定位找到江西大鲵栖息洞穴,对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受访者供图
野外监测数据显示,江西大鲵全年均有活动,每年从4月开始活动逐渐增多,5~10月相对活跃,大量个体在河道进行捕食活动,7~10月为江西大鲵的繁殖季,部分个体出现明显的性征。
“我们通过监测估算,江西大鲵的种群数量约为474尾,种群密度为79尾/平方千米。”易木荣介绍,“我们还发现江西大鲵体长小于30厘米和大于70里面的个体非常少,若种群长期处于该状态,若干年后江西大鲵的优势群体将步入中年或老年阶段,该群体可能面临总体老龄化和衰退的风险。”
科学监测和保护任重道远
在评估了江西大鲵种群现状和栖息地质量情况后,车静团队得出结论:目前江西大鲵仅在江西北潦河金家水支流分布,且呈单点分布小种群,栖息水域面积狭小,面临多重威胁,包括栖息地环境变动导致的自然威胁以及人为威胁。
其中,自然威胁表现在丰水季节,洪水泛滥导致保护坡塌方,进而损毁栖息洞穴和繁殖场;在枯水季节,多段溪流出现断流,栖息水域面积缩小,限制了大鲵的迁移和觅食活动。人为威胁主要来自于保护区外栖息地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和非法捕捞行为。
此外,车静团队还多次观察到江西大鲵的亚成体和幼体之间发生相互残食,或被天敌捕食的情况。同类互相残食的情况,频繁发生在河道断流、食物匮乏的冬季。这也提示了这样一个狭小生境之下,环境变动带来的影响。
“根据当前种群现状和相关评估标准,我们建议将江西大鲵的濒危等级评估为极危(CR), 野外种群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车静等人希望针对江西大鲵开展相应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比如根据其栖息范围,对现有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针对下游栖息地面临的较大人为威胁,车静团队建议将整条栖息河道及其周边区域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保护措施;针对新孵化幼鲵存活率低、亚成体数量补充不足的问题,车静团队建议在孵化季节开展人工救助,提高幼鲵的成活率;此外,车静团队建议,在江西省大鲵历史分布地区和各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潜在栖息地评估和环境承载力评估,选择适宜的生境,为未来实施种群重引入和迁地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监测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目前,车静团队正在与国内研究团队和保护区开展合作,持续开展野外大鲵种群的调查,希望通过加快物种识别工作,评估种群现状、栖息地情况及致危因素,为大鲵物种的就地保护提供科学支撑,以避免有些物种在被发现和描述之前就走向灭绝。
与此同时,车静团队还在加快寻找、鉴定可用于保种的纯种大鲵,以避免人工杂交污染而失去纯种种质资源。“尽管基础调查和评估费时费力,但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车静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10.17520/biods.202414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