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发布 |
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已绘就 |
|
10月15日,《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这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该规划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2年多,在广泛征求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该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
我国空间科学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我国空间科学的原创成果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的态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慧眼”是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羲和”“夸父”竞相逐日,与此同时,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这些任务的实施,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
“然而,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我国空间科学卫星数量较少,产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王赤说。
丁赤飚表示,空间科学是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活动包括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三个方面,空间科学是基础、是前沿,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道路上必须补齐的短板。
此次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在2027年进入第一方阵,2035年重点方向跻身国际前列,2050年在重要领域国际领先,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航天强国就开始制定国家层面的空间科学规划。制定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助于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进一步锚定目标、统筹力量。”丁赤飚说。
描绘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规划描绘了至2027年、2028—2035年和2036—2050年三个阶段实施的科学任务规划,形成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丁赤飚介绍,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规划提出了我国拟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其中,“极端宇宙”主题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优先发展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方向。
“时空涟漪”主题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空间引力波探测。
“日地全景”主题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方向。
“宜居行星”主题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优先发展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方向。
“太空格物”主题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优先发展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
等方向。
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国际合作
丁赤飚介绍,此次发布的规划,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统筹国内相关科研力量、凝练部署重大科技任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使我国在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尽早取得世界级的重大科学成果,为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和推动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表示,未来,我国将推动将空间科学的成果用好,服务于国民经济活动。
“空间科学是对人类认知极限的一种延伸,对这种未知元素的探索,肯定会带动各种探测手段的进步,比如对传感器、精密的光学仪器、高性能的探测器的带动作用能极大促进技术的进步。通过这些技术进步,为整个航天探测活动培育新技术,这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助推生产力发展。”朱俊强说。
与此同时,空间科学也是航天国际合作的主渠道。
“进入21世纪,空间科学国际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旗舰型空间科学任务均包含了国际合作要素。通过国际合作,不仅能够降低一个国家的投入和风险,而且能够倍增科学和应用的产出,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王赤说。
他介绍,未来,我国将在空间科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在任务合作方面,将既有任务间的深度合作的模式,也有各方任务之间的相互配合、联合观测的方式;在合作研究方面,将通过跨国组建优势互补的联合科学团队、持续扩大科学数据的全球开放共享、大力推动科学团队的联合研究等举措,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在积极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方面,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与太阳共存”“世界空间天文台及紫外天文”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牵头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我们将继续与更多的国际同行携手,为探索宇宙奥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王赤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