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资料图片
?
熟悉丁文江的人都说,这位材料学家一辈子用心雕琢了两种“材料”。
一种材料,是镁合金。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带领团队在世界镁合金研究中摘得三个“第一”:发表论文总数第一;发明专利拥有量第一;应用部件开发数及开发能力第一。
另一种材料,是人才。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文江从教40余年,带领一届届学生,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向科研无人区大步迈进,建成国内材料领域的重要人才培育基地。
在丁文江看来,这两种“材料”有一个共同点——都应该且能够为国所用,“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
1975年秋,22岁的丁文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铸造工艺与装备专业学习。那时,我国这个领域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以前,中国的鱼雷外壳是钢的,非常重,并且速度慢,射程也近。我们就把鱼雷外壳做成铝的,被称作‘交大一号铝’,沿用至今!”在导师黄良余带领下,丁文江为海军解决了轻质鱼雷壳体技术难题。正是这一成功应用,让初出茅庐的丁文江坚定了“做有用的材料,为国所用”的信念,也让他洞察到,轻量化材料在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30岁出头的丁文江把目光投向了镁。镁是一种强度低、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材料,在当时的学界看来,镁的规模化应用还是天方夜谭。丁文江敏锐地发现,在所有使用的金属结构材料中,镁是最轻的,并且中国镁储量世界第一。
“中国的镁材料如果做得好,就是一张王牌!”没有犹豫徘徊,抱着一腔热忱,丁文江全身心投入镁的事业。他带领团队让熔点相差600多摄氏度的镁与重稀土成功结合,把合成物的燃点从原来的543℃提高到950℃,创制出世界最强镁合金,由此助力突破了镁合金在民用航空业和汽车高端制造业的使用限制,实现了多种武器装备重要部件的精密成型。
镁,大有可为!丁文江进一步利用镁活泼的“缺点”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优点”,让镁在能源、医学和农业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金属镁从结构材料到功能材料的跨越。
2021年,丁文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谈及令他着迷的镁的世界,他无比自豪:“我国科技创新已由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在镁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能够引领世界!”
丁文江研制出的一代代新材料,支撑起诸多新装备;他培养出的一代代人才,正在推动中国合金产业发展变革。
“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学术的高度,更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几十年间,丁文江倾力践行教育报国理想,组织师生共同探索前沿课题。
丁文江常嘱咐学生:“一定要立足在中国的土地,解决中国的问题,科技创新的命脉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都要静下心来发展自主核心技术。要有卧薪尝胆的心态,也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把长板做长。”
丁文江指导课题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大局观”。2023届博士毕业生闫鹏飞一直记得丁老师的叮嘱:“做研究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埋头拉车”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抬头看路”是要合理规划和选择科研目标。
丁文江认为,一支科研团队要有所作为,团队成员要有境界、胸怀、能力,也要有激情,四个方面不可或缺。同时,还要具备“耐烦、耐看、内省、内敛”四个特质,对待工作不厌其烦,科研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出现问题首先自我反省,并在取得成就时保持谦逊和低调。
在丁文江看来,理工科学生不应局限于专业学习。如果缺乏开阔的眼界和高远的境界,任何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都将变得异常艰难。他常常鼓励学生涉猎文学和历史,锻炼哲学思维,以此促进专业知识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桥梁。”丁文江深信此理,无论课堂内外,与学生在一起他最快乐。
留校任教后丁文江担任了1985届的班主任,为了带好这第一届学生,结婚不久的他常住在学校,晚上到寝室和学生谈心,组织开班会,大家谈天说地,亦师亦友。
1994年,毕业班学生彭立明将奔赴西北工业大学求学。距离拉长了对未知的不安。作为班主任,丁文江与彭立明多次沟通,发现了年轻人的心绪波动。在毕业纪念册上,丁文江写道:“动荡的时候,要有一颗安定的心;安定的时候,要有一颗活跃的心。”如今,毕业30年的彭立明,已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每次想起老师的赠言,他都感慨万千:“丁老师的一句话,给了当时的我莫大的勇气。”
丁文江倡议设立学科奖学金,惠及更多学子。虽然单个奖项金额不大,但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或许就呵护了一颗投身科研的心。他开创性地提出“技术原理认知+理论体系学习+科研案例分析+综合实践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成长为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未来领导者。丁文江所在团队负责的“材料加工原理”课获评2020年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一等奖,他还积极参与建设中国大学慕课在线课程,打造“线上与线下”“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
这些年,丁文江培养了近300名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其中30多个学生成为学术带头人。丁文江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创立的国家科研团队——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员达500余人。丁文江为此骄傲——每一颗种子,都是为国家和未来奠基!
对于青年,丁文江用5个“超”字寄予期许:要具备超卓的科学贡献、超强的家国情怀、超前的战略眼光、超长的学科融通能力以及超凡的人格魅力。在这个理念引领下,青年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作出贡献。
“科技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基础的宽度、厚度和深度。因而,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丁文江说。
2018年,丁文江向学校提交建设氢科学中心的申请,继续向科研无人区进发。短短3年,首个省部级氢科学重点实验室建成。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正式启动。从铝到镁再到氢材料,丁文江始终走在学科前沿。
这正是学生们景仰的丁文江——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在一次次砥砺身心的淬炼中,勇往直前、百炼成钢!
(本报记者颜维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