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15 14:01:00
选择字号:
这7位本科生,被评为国科大年度榜样

 

博求是之学,笃高远之志

格万象之物,明家国之德


坚持科教融合

培养未来科技骨干和科技领军人才

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基本目标


日前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团委

面向全体在校本科生开展

“2023年度学生榜样人物”评选活动


经自荐推荐、终审答辩、评委评选

7名本科生脱颖而出

分获学术科研类、体育运动类

文艺比赛类、学生工作类、志愿服务类

5个类别“2023年度学生榜样人物”称号

图片


本期

跟国晓薇一起

听听他们的故事


学术科研类

图片

王美乔

2020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找到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培养更为重要的研究型思维。研究和探索是充满乐趣的,研究型思维更是能帮助我们察觉世界的惊奇。相较于研究型思维带来对生活的触动,研究成果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学术科研方面,王美乔师从张杰院士,加入了研究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双锥对撞点火(Double-Cone Ignition, DCI)联合研究团队。在张杰院士的指导下,他开展对高密度等离子体中聚变燃烧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等容预压缩等离子体中的快点火热斑形成与燃烧波传播》论文。


目前,王美乔正致力于研究DCI方案高密度靶中的流体动力学和流体动理学效应;尝试利用机器学习研究DCI方案的高增益优化方法;参与三维聚变辐射磁流体程序的升级和DCI实验的参数优化工作。


基于以上成果及正在开展的工作,课题《双锥对撞点火方案中的热斑形成与自组织聚变燃烧研究》成功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本科生“启研”计划立项,进而继续开展理论、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学术竞赛方面,大一期间,王美乔便在本科部和物理科学学院的支持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SAS机器人战队”(以下简称“SAS战队”)。作为首任队长,他带队参加了“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1机甲大师赛”,并在2022至2024赛季担任SAS战队顾问。经过三个赛季的实战磨砺和与多所高水平院校的技术交流,SAS战队逐渐成长为拥有20余位队员,开始探索自主研发道路的团队,并获10余项省级及以上奖项。


另外,在物理科学学院老师们的指导下,王美乔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得基础题组一等奖。


在学术交流方面,王美乔在第九届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作口头报告,并在第五届国际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会议上作海报展示。


依托学生社团果壳物理社筹办的多次前沿物理沙龙,王美乔学术报告覆盖等离子体、软物质、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前沿物理研究领域;同时王美乔也参与筹办科研实践方向介绍等系列朋辈沙龙,丰富各年级和各研究方向同学间的学术交流。


图片

针对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的新型点火方案展开研究,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等容预压缩等离子体中的快点火热斑形成与燃烧波传播》

图片

参与建立双锥对撞点火方案点火与燃烧的物理模型


体育运动类


图片

胡卓音

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 要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不是在某一个节点后才开始的,不要等到没有困难了再去感受快乐。


胡卓音,一位热爱各类体育运动的学生,接受过多种运动项目的培训。


本科入学以来,她连续参加了两届国科大田径运动会。2022年,她取得了女子学生组100米第二名、200米第三名、4×100米第五名。


经过一年的锻炼与成长,2023年,她拿下了与2022年相同比赛项目的全部冠军,成为“三冠王”。这一年,她的所有成绩均有进步,同时打破了女子学生组200米、4×100米两项校运会记录。


此外,在2023年的本科生军训中,胡卓音凭借优异表现,获得“军训优秀学员”称号,并在2023年校运会开幕式上参与了海军旗语方队展演。


“体育的魅力不止于金牌”,如今,胡卓音又开始学习起了网球,前往中国网球公开赛现场观摩与学习专业技术。她希望不断拓展运动技能,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不同趣味,成为一个更“立体”的人。


图片
图片
胡卓音夺得国科大2023年校运会“三冠王”,并打破两项校运会记录


文艺比赛类

 UCAS图片

韩潇锋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 大学生活不只有学习和科研,树木的主干生长固然重要,但只有主干没有枝桠,光秃秃的也会很奇怪。有才艺,就要主动寻找舞台。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的舞台,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周围的同学、老师都是你的观众。


从小,韩潇锋最喜欢听的就是相声,儿时老家那里新开了一个相声剧场,他就缠着家里人去听相声,刚好剧场有一个培训班,便找剧场老师开始跟着学相声。


一个契机,韩潇锋接触到了快板。由于他当时年纪比较小,没有合适的搭档,于是就在学相声的同时接触快板这一分支,因为快板一个人就可以上台表演,后来越学越好,也激发了他更多的热情。


2023年,韩潇锋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艺演出、校园晚会节目、相声剧场,为大家带来《三打白骨精》《劫刑车》《奇袭白虎团》等传统快板作品表演;5月份,他还代表本科部参加校团委举办的“五月的鲜花”文艺演出,表演节目《丰碑》,获一等奖。


舞台上,韩潇锋打磨表演能力,积攒舞台经验。他犹记得第一次上台表演:“刚开始很拘束,感觉台下观众像审视的评委,放开后感觉台下观众像在聊天中的朋友,听到台下欢笑声,自己也非常开心。”


图片
图片

韩潇锋参加社团文化节(左)和“五月的鲜花”文艺演出(右)


学生工作类


图片

王瀚一

2021级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 韶华易逝,莫负流年。沉下心来,抓住机遇,在国科大这所科学殿堂中寻觅属于自己的宝藏。


“学知识、交朋友、悟做事、懂做人”是王瀚一参与学生工作的理念。


大一时,王瀚一因为在新生教育交流活动上,看到了本科部团委学长学姐们的精彩演绎。想着或是要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或是能够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选择加入本科部团委,积极参与学生服务工作当中。


两年多的学生工作,让王瀚一的经验、见识和体会都有了不小的积累。但是,他为同学服务的初心从来不变。至今,有两场活动他还印象深刻。


一次是大二下学期参与组织“科技开放日-走进中国科普科幻”活动。这场活动,他从学期开学时的酝酿,到和部员们一同协商推进,最后邀请到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制片人龚格尔,《流浪地球2》电影科学顾问梁文杰、王元卓出席,并联系北京市8所高校代表团来校交流。“一场活动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设想走入现实,并为本科部同学带来一场科学和科普前沿的交流体验,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另一次是大二大三之交,在组织国科大“延安情 科学梦”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当地考察,他深刻了解到象牙塔里的想象和社会的实情之间的差距。在面向当地社区的科普沙龙中,由本科生组成的科普团同学们也真正地走上讲台,对未来科学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体悟。


过去的2023年里,王瀚一又组织或参与了公众科学日、学科竞赛等科普科创类学生工作,在其中收获颇丰;他也在老师指导下,首次代表国科大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全国决赛,并获得阅读赛项银奖。


收获科学知识,踏进新朋友圈,锻炼交流和工作能力。“我们的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新的一年,就有新的美好未来等待着我们共同开创!”王瀚一期待着。


图片

王瀚一参与组织的科技开放日活动

图片

王瀚一参与组织的科普活动


图片

孙明康

2021级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


“ 大学是人生中很宝贵的阶段,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不怕失败。每一个失败都会是宝贵的经验,只有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去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不后悔,便是最棒的人生。


孙明康参与学生工作的初心,源自他对交流和合作的热爱。


他始终相信,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与交流,能够开阔视野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机遇。他也希望,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类联动活动,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开放多元环境,感受更多精彩。


在学生工作经历中,现任本科学生会副主席的孙明康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引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品牌活动。从了解活动背景,到联系活动负责人,再到活动具体落地,期间的几番波折和最后成果都给孙明康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他而言,每个步骤都是新的尝试,每次挫败也并没有做之前想象的错愕。只要有一步没有导向坏的结果,就可以打开沟通的渠道,开启合作的无限可能。


图片

中医药文化进国科大

图片

北京兄弟高校来访国科大开展交流活动


图片

姜俊彦

2022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本科生


“ 学生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换位思考往往是必须的。走进对方的世界去聆听TA的故事,或许,TA也想听听你的故事呢。


姜俊彦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与班长项佳盈一起打理着班级、团支部事务。


头个学期,他过得不算轻松。通知收发、主题团日、专题学习,如何做好一个消息的传递者,如何办好一场活动,如何组织大家进行专题学习?这些事情冲击着他的头脑。


姜俊彦不时会问自己:“做团支部书记,能收获什么?”但当第一学年过去,常规工作顺利开展、团日活动顺利进行、日渐活跃的班级群聊等一切点点滴滴的事务,都在表明成为团支部书记,从来不是一件只在个人的事。


如果问他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那姜俊彦的回答是:“大家的笑脸。”


快乐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多益善。渐渐地,同学们的快乐开始感染他,改变、成为他的一部分。


姜俊彦是一个恋旧、重回忆的人,能让他记起的班级的珍贵回忆实在是太多。这之中包括数次团日活动外出、聆听同学们考试周的烦恼、给同学们答疑解惑等等。


生活是一个个不可预测的瞬间,正是这些瞬间的连续构成了过去与现在,而成为团支部书记,让他不再孤单。


图片

姜俊彦为支部活动摄影图片集锦


志愿服务类


图片

李昊轩

2022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 要多做。”“多做”的前提,是你完成了所有任务,并且乐意去做。我们的机会非常多,可以广泛尝试,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志愿服务活动。


2022年我曾向“志愿服务类”榜样人物夏侯一冉学姐提问“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志愿服务”,她给我们的答案正是“抓住机会多多尝试”。我也是经过这一年的尝试和探索,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志愿服务类型,并乐在其中。”


“筑梦国科大,感恩母校行”活动,是李昊轩在国科大参加的第一个志愿服务。每年,高中母校都会邀请应届毕业生返校给学弟学妹分享大学的学习生活。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李昊轩,也是因为学长学姐的分享,第一次了解到了国科大。所以他也非常希望通过回访母校活动,给学弟学妹带去一手信息。


在交流过程中,李昊轩感受到与人交流的志愿服务,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从这场志愿服务活动起,他感受到带去帮助的充实感、成就感和自身于他人的价值。


于是,他开始参加更多志愿服务,加入学生社团星空志愿者协会,给同学们提供志愿服务渠道,希望和大家一同在志愿服务中建立起更多的联结,探索价值。


在这期间,李昊轩组织、参与科技助老、科普日志愿者等活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统筹能力得到提升。他享受着志愿服务的过程,也为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热情而高兴。对他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互相协作,一同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人是社会的人”,参加志愿服务,让他对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参加“星空计划”和“春分工程”后,他发现“教育”和“传授知识”是两件并不完全相同的事,“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人生的正向引导。


图片
图片

星空志愿者协会在小学开展科普志愿服务


求是问道,追求科学的答案

动力无限,挑战自我的可能

兴趣使然,发现文艺的精彩

服务同学,见证底蕴的积淀

发光发热,传播人文的陪伴


让我们一起

成为更棒的国科大人!

(原标题:这7位本科生,年度榜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