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发布《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为未来做好准备》(以下简称《报告》)。该研究报告旨在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关注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的人士提供参考。报告揭示了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究了如何在伦理和规范的框架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尼克·托马斯(Nick Thomas)介绍,《报告》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国际教育技术专家,通过综合分析近10年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实证调查全球逾千名英语教师以及座谈访问行业领域专家完成。该报告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伦理困境。为了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困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安全应用,报告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专家洞察三个关键视角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强调,在讨论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时,首要任务是解决存在于人工智能中的算法偏见问题,并建立一套明确的术语和参考框架。这不仅关乎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及理论基础的准确理解,还关乎技术的合理应用,因为过时的学习理论很有可能会限制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完全依赖于大型科技公司,更具地方特色的“草根”人工智能应用也有着很强的需求。
尽管多方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应用中富含潜力,甚至可能比在其他学科领域更为有效,但其具体实践效果和普及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除了技术本身的算法偏见外,还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对于人工智能的偏见、数字素养差异、以及学习动机问题,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加重数字鸿沟。同时《报告》也强调,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无法取代人类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相关专家们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评估方面的应用、制定严谨的评估框架和规则以防范人工智能作弊行为、持续审查及更新国家以及国际级别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以保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安全及有效应用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