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徐可莹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9/27 20:42:21
选择字号:
韩启德、窦贤康、潘建伟交锋:如何支持卓越青年人才?

 

“能不能给青年科技工作者多一点机会或者资助?”

“虽然‘钱’越多越好,但多和少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在确定的边界下怎么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最具活力的青年科学家身上!”

这一幕精彩对话,发生在9月24日腾讯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发问。

窦贤康的回答,则在现场引发了年轻学子和青年科学家的热烈掌声。

“青年科学家502论坛”是为“科学探索奖”获奖者提供的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面向青年科学家的顶尖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本届论坛上,超过50位两院院士,20位大学校长、副校长,50多位新基石研究员与近200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及青年学子,共议科学前沿和科技人才培养等热门话题。

论坛最精彩的环节当属韩启德与窦贤康,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围绕“如何发现和支持卓越创新青年人才”展开的思想交锋。

“从你全职回国到现在,组建团队的杰出人才越来越多。你有什么‘魔法’让年轻人聚集在量子科学领域越做越好,队伍越来越大?”韩启德把第一个问题抛给了潘建伟。

“最重要的是兴趣驱动。”潘建伟答道。他表示,组建队伍时非常强调兴趣驱动,尊重每个人的兴趣,作为老师则要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做的事。

与此同时,在潘建伟的实验室,青年科学家需要轮转方向,或离开团队3-5年才能回来,以达到更完备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派出去的每个学生做不同的方向,回来后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成就。

窦贤康则补充说:“科学是顶级人才的竞争,科学家要把研究作为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才可能走得更远,没有兴趣坚持不到最后。”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这一代人真正要实现中国科学界的重要工作,在一定阶段中要定下心来,远离一点世间的喧嚣。”

让青年科学家凭借兴趣驱动、心无旁骛地探索“无人区”,一个更好的科学奖励体系弥足轻重。如何建立更好的科学奖励体系?

作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和“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之一,潘建伟介绍了两个奖项的评审经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刚组建时就设立了明确的回避制度,科学家们都作出了郑重承诺。我们非常小心细致地讨论每个项目,也保证了评选的信誉和声望。”

与此同时,“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充分尊重小同行评价,达到更准确的决策。潘建伟举例说:“记得第一次评审的时候,看到两位同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非常难以抉择。如果只看文章的引用数目,可能A好一点,但是我们不敢肯定,就找了5位同领域的科学家评审。评审认为B的工作更加深刻、更加困难,于是就选择了B。”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对此表示,如今国家对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科研环境也大幅度改善,未来几年越来越需要让中青年科学家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决策中。

论坛上,韩启德还发布了《“科学探索奖”的特征与创新》研究报告。

他介绍说,“科学探索奖”的设立顺应了全球青年科技奖励发展的趋势,具有奖励额度高、支持时间长、资金使用无限制、开放、评审和监督机制完善等特点。

“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入选“高被引科学家”的共有89人,占中国45岁以下“高被引科学家”总人数的约30%,相当一部分获奖人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有希望获得应用。

同时,韩启德提出了5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是否要向更需要的人群有所倾斜(如领域、地域、临床医师、年龄等)?

  • 如何更早更全面发现人才(少一些“滚雪球”等)?

  • 如何鼓励“冷门绝学”和颠覆性研究(前沿、热门、“无人区”)?

  • 如何进一步提高推荐和评审质量?

  • 如何促进科学传播和向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探索奖’围绕3个问题: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培育人才。把这三方面做好了,奖项就能越办越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韩启德总结说。


此外,在科学前沿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 学院院长陈雪梅,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宋保亮,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王亚愚,香港理工大学教授、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王钻开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及成果。

据了解,“青年科学家502论坛”自202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502”寓意“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的50位青年科学家,将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更寄托着对50人、50年交叉“相乘”所推动的科技、产业和社会深刻进步的期许。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