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零开始建实验室,屡屡受挫,他找到另一条“成功之路” |
|
2019年,刚刚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李争,回国就职于云南大学农学院,成为一名作物学领域的副研究员。
就在他着手准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时,一位年长而富有经验的同事对他建议:“你要尽一切可能去完成一个大项目。一旦你有了一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以后的一切都会顺利得多,你的事业就会变得一帆顺风。”
那时候,李争也认为这是通向成功学术生涯的“金光大道”。然而,现实却令他屡屡受挫。
近日,他在Science杂志的Working Life栏目上发表文章,讲述自己的故事。
自古华山一条路?此路不通
早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李争就在听了大量的学术报告会后了解到了一个广泛共识:想要在科研生涯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敢于做能回答根本性科学问题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大项目。
在获得副研究员职位的那一刻,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全力以赴去搞个大项目。
然而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人员,要想承担并开展一项有显示度的科研项目,就需要与更知名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在寻找合作机会的道路上,李争经常被拒之门外。
“在大牌们的回复中,一开始他们往往热情地赞扬我提出的项目很有意义并且颇具前途。但是,在得知我才刚刚建立实验室后,他们便开始有了些怀疑和犹豫,并最终拒绝我的合作提议。”李争说。
合作请求被拒绝,那申请项目资金是否能成功呢?李争得到的答案还是“不能”。缺乏经验和圈内知名度的他,往往被评议专家拒绝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他那些“雄心勃勃的项目提案”。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刚刚建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李争的负担也相对更重。他需要从零开始建实验室,并且手把手培养学生。多重压力让他对管理一个大型项目的前景感到“压力山大”。
此时,来自学生的反馈进一步警醒了他。他们说,老师这一心一意想要执行一个大型项目的雄心,让他们感到“压力太大了”“担心自己会搞砸”。
小型项目真那么糟糕吗?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李争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之中。
一方面他沉浸在“用大构想来获得大成果”的兴奋情绪中,另一方面这些构想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际进展,这让他感到沮丧和失落。
失败与挫折的打击,使李争的情绪逐渐逼近临界点。他意识到,不能任由这种精神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了。
他给自己固执追求的想法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大型项目真的是实现科研生涯成功的唯一出路吗?小型项目真就那么糟糕吗?
带着内心的疑惑,李争再次向资深的同事们聊起这个让他困扰已久的话题。
“他们仍然坚持向我保证,做大课题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不过这一次,他选择了追随自己的内心。他开始构思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课题,更多是出于他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即便这些科学问题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就这样,他开始了对一系列小项目的探索。
这一念之转,让李争的创造力得以释放。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从零开始设计项目,而不是一味模仿高影响因子论文中的想法;摆脱了必须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思想束缚,李争开始勇敢地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通过阅读非自身领域的论文,甚至从图书馆借阅教科书,我发现了新的可能性,并产生了不少跨学科的点子。”
令他欣喜的是,当与同样是青年教师的同行讨论这些探索性较强,但在金钱和时间与精力方面成本都相对较低的项目时,大家表现得非常热衷于合作。
同时,李争用这些点子获得了一些小额经费资助,他的学生们也变得充满了劲头。当他基于这些课题发表了论文时,尽管这些文章没法像那些大文章一样成为头条新闻,但对李争来说,这同样是充满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时刻。
时光荏苒,李争执行这种小课题探索策略已经有了3个年头。在这3年里,他仍面临过一些质疑。
“有时,资深同事会质疑我的研究项目,担心我在探索不同方向的许多想法时缺乏重点和雄心。有些人则直白地指出,我把时间浪费在了不够重要的项目上。”
然而,李争对此并不同意。在他看来,小项目不仅培养了他自由探索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为他未来开展大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科学线索。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实验室成员及基础设施逐渐成熟与完备,为他未来实施更大规模的项目提供了可能。
对于未来能够探究更深刻的研究问题,李争满怀兴奋与期待。
小,不意味着不好
这是一个“大科学”的时代。大型项目、大型团队、大科学装置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科学项目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2019年,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学者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统计分析了1954年至2014年这60年间超过6500万项科学论文、专利和产品等,发现大型研究项目与小型研究项目存在一种相生相济的关系,它们对科学技术生态的繁荣都至关重要。
其中,大型项目的工作建立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进展之上,致力于成功地解决最重要和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公共设计。相应地,他们的工作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认可。
相比之下,小型项目尽管可能不会立即受到关注,但它们通常以挖掘新的想法和机会,实现科学技术的颠覆和突破性创新而见长,其价值也不容忽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信息学学者则对出版时间超过60~130年的2000万篇物理、天文学和生物医学论文做了量化研究,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小型科研团队和个体研究人员在推动科学认知边界的扩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的研究常常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来自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科研人员定义个人成功的方式没有固定标准,会随着不同的背景情况、实际需求和职业阶段而发生变化。成功是个人的,每个研究人员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取得成功。
在小项目中耕耘3年后,李争内心的困惑和挣扎早已大为减少。
正如他给自己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第一篇小文取的题目那样,“Small does not mean less(小,不意味着不好)”。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how-i-learned-high-impact-projects-aren-t-only-route-academic-succes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07516/#CR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
https://arxiv.org/abs/1511.00040.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