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具有大幅增加死亡、中风、心衰等并发症风险。记者20日了解到,中国医学专家经过对逾40万人长达12年的随访后发现,代谢控制因素在房颤一级预防体系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
记者20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王宁荐团队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期刊《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不同年龄和遗传风险下的房颤危险因素谱研究”。
据知,控制代谢因素,尤其高血压和超重肥胖,是不同年龄和遗传风险群体预防房颤策略的关键部分;通过控制代谢,在遗传风险低的人群里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对高遗传风险人群也能起到更多预防效果。
据了解,造成房颤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除超重肥胖、高血糖和高血压等代谢因素外,社会因素、生活方式和合并症都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但各类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遗传背景下造成房颤的独立影响程度研究仍很缺乏。
陆颖理/王宁荐团队的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间跨度长、涉及人群广泛。研究发现,在所有年龄组和遗传风险组中,归因于代谢控制因素的患者始终在新发房颤病例数中比例最高。此外,依次是临床合并症、健康行为和社会因素。在代谢控制因素中,高血压和超重肥胖人数最多。研究还显示,随着遗传风险降低,归因于代谢因素和临床合并症的人群归因危险度逐渐增加。
据了解,通过更全面的房颤危险因素分析研究,该研究将有效推动房颤防治的多学科合作,在为促进精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房颤提供证据的同时,有效改善相关风险评估,为政府和行业决策提供专业研究支持。(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