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3/8/22 7:30:00
选择字号:
科学家回信 | 陶志强:科技让农作物减少受灾

编者按:日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 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张保萍的提问,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副研究员陶志强发出第十七期回信。

以求索之问激发科学探讨,以互动回应碰撞科学新知,“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愿成为公众与科学的信使,欢迎你继续在评论区留言。

?

读者张保萍:如何减小天灾对农作物的影响?比如:冰雹、冻雨?

陶志强: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水平,是保障农业安全的现实需求。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喜获“十九连丰”。但是常年农作物的受灾面积达3.6亿亩,近10年来,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就有600多亿斤。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农作物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如何运用科技更好地解决天灾对农作物的影响?

一是挖掘与创新利用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提高单产。比如,1978—2022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减少8493.9万亩,总产却从1080亿斤提升到2715亿斤,亩产从246斤增加至775斤,单产提升对总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2022—2023年,小麦经历了冬季冻害、干旱,春季低温、冻雨,夏季雷雨大风、冰雹等诸多不利或毁灭性灾害,一些品种抗性差,发生死苗、大面积倒伏、籽粒萌动、发芽霉变等严重受损情况,但也有很多抗性强的品种喜获丰收。

二是保护和提升土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发挥品种增产潜能,实现农作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比如,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温气候事件,高标准农田使得水稻、玉米能够得到及时灌溉,增强了作物抗干旱高温能力,为保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改进农机装备,降低机损率,确保颗粒归仓。2023年5月25日以来,河南南部丰收在田的小麦遭遇严重“烂场雨”,一批收获机械、烘干设备为抢收抢烘提供了保障,减少了粮食损失。2022年我国小麦平均机收损耗率降到2%以下,2023年一些主产区的小麦机收损耗率已经能够控制在1%左右;经测算,机收损耗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可以挽回20亿斤至25亿斤的粮食产量。

四是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专家团的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确保粮田管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比如,2021年夏秋季洪涝抗灾夺丰收、“三秋”抢收抢种、2021—2022年1.1亿亩晚播冬小麦“科技壮苗”、2022年抗高温干旱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2023年应对春季寒潮和“烂场雨”等极端天气的专项行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科院组织科技人员下沉一线出主意、制方案,为夺取粮食丰产丰收作出突出贡献。

五是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制订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减少作物受灾损失;加强防范气象灾害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农作物生产者、经营者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