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精神病学与神经科学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在线发表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学院CBI脑影像研究中心张毅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减重手术这一理想的人体模型,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和基于种子点的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肥胖相关的缰核区域灰质体积与功能连接的差异和减重手术引起的变化,揭示了减重手术改变缰核功能结构连接进而介导肥胖患者负性情绪相关饮食行为和长期有效减重的机制。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肥胖现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脑影像研究中心张毅教授团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季刚教授团队,以及国外相关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往肥胖潜在成因研究,忽视了长期负性情绪对于肥胖成因和发展恶化的影响。当前研究重点关注以缰核作为负性情绪重要节点的功能结构连接变化这一重要因素对于肥胖的影响以及减重手术的干预调节机制。研究采用肥胖与正常体重对照组横向对比,以及减重手术干预前后纵向对比的对照实验范式,通过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临床行为学数据,评估肥胖相关的和减重手术诱导的缰核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的异常和变化。
研究定量刻画了肥胖相关的缰核区域灰质体积与功能连接的差异和减重手术引起的变化。(图片均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研究发现,肥胖组缰核灰质体积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对照组,而减重术后一年缰核灰质体积显著增加,且达到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同时,肥胖相关增强的缰核与内感受处理、躯体感觉与运动处理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在减重术后显著减弱;而减弱的缰核与摄食调节相关能量稳态和享乐系统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在减重术后显著增强,且上述改善的缰核相关功能连接与术后降低的体质指数BMI、食物成瘾、情绪性进食、以及饥饿水平显著相关。此外,中介分析发现,减重手术增加的缰核灰质体积和减弱的缰核和脑岛脑区间功能连接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促进术后有效减重。研究表明,减重手术改善了肥胖相关的缰核功能结构紊乱,术后负性情绪相关不健康摄食行为的改善机制,可能与增强的饥饿/饱腹相关能量感知能力、非饥饿状态下摄食厌恶敏感性、以及与摄食调节相关能量稳态和享乐系统之间的功能再平衡有关,推动实现术后长期饮食行为改善和有效减重。
上述研究有助于完善肥胖潜在成因理论,为肥胖和负性情绪双向关联提供神经影像学理论支持,也为后续优化重点人群减重、实现负性情绪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是王佳博士、李冠亚讲师和季刚教授,通讯作者是张毅、季刚教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2023.07.00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