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暨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交流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广州召开。
本次会议开设6个分会场,共有14个高校的24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及拟申报一流课程的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围绕课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点,分享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及实践体会。
?
活动现场。华南师范大学 供图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在致辞中表示,会议围绕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共同探讨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的新举措、新方法,对于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并重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贺义梅认为,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高校课程数字化转型、一流课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手。
会上,相关企业代表围绕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课程数字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会议还重点对2023年省级一流课程申报的相关政策及申报要点进行了解读,使与会人员深入了解各类一流课程的申报及建设要求。
开幕式后,会议分为6个分会场继续开展,分别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红云、深圳大学研究员孙忠梅、中山大学教授王竹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芳、广州大学教授吴九占、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艺等知名一流课程建设专家担任分会场主持及点评嘉宾。
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的24位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及名师,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等不同领域,毫不保留地分享各自在申报和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宝贵经验和创新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