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王丹宇 孙戎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7/3 19:36:23
选择字号:
凌永顺院士逝世,曾因试验伤害多次接受手术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昊昊 通讯员 王丹宇 孙戎
记者7月3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凌永顺,于2023年7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凌永顺。

凌永顺生于1937年4月,安徽定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我国电子对抗领域著名专家,电子干扰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凌永顺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军事工程学院工作。他曾提出等离子体隐身和主动红外干扰方法,解决雷达/红外组合对抗重大技术难题,在等离子体干扰、战略弹道导弹中段隐身、战略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对抗红外热成像等关键技术上取得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
凌永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6年度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等多项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全军优秀党员,原总参谋部“当样板、作表率”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图片

凌永顺(右三)在实验室。

凌永顺是教育世家走出的尖子生,祖上出过4个进士,祖父是定远县第一任教育局长,父亲曾是凤阳的小学老师。凌永顺六岁时上了私塾,之后在定远完成了小学和初中教育。
他曾说,“祖辈都是搞教育的,自己梦想着将来也要走教书育人的报国路。”
凌永顺曾两度参军报国圆梦。第一次是196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入伍参军,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见习助教,但一年后因故又到西安一所军事院校任物理老师。
1979年,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在合肥成立,凌永顺二次参军,再次走上军校讲坛。
多年来,他默默耕耘在教学岗位上,并瞄准电子战发展的最前沿,不懈奋斗,刻苦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电子干扰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图片

年轻时的凌永顺。(图片由国防科技大学提供)

凌永顺勇于不断挑战新的领域。1987年,已过“天命”的凌永顺,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决定开展对某一世界性的重大科研难题的科学研究。但该课题在当时是难以攻克的“禁区”。在客观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凌永顺带着自己的科研组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

该课题做高温试验时,凌永顺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由于在试验时经常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他后来进行多次手术治疗。但凌永顺却觉得一切都值得,用他自己的话说,“能把这项难题攻破,就是少活几年也值得。”

1992年,上述成果被国家评为年度最高发明奖,凌永顺应邀出席了国家科技颁奖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奋力攀登科技高峰的同时,凌永顺还特别注重培养人才。他曾说,“从事科研一定要有良好的学风,要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甘于奉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