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体制的问题,要靠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去探索。
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来源,然而据《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1年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如何匹配,如何让高校教师手中的技术在产业中实际落地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澎湃科技日前对话了三位来自高校的老师,他们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各自身上的科研成果转化经验。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和科技成果的需求方企业之间还存在很多合作障碍,而身兼科研、教学等多个任务的高校老师也很难放弃高校的工作全身心创业。如何找到适合的转化途径以及转化伙伴,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共同的课题,为了避免纠纷和矛盾,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和学生、校友一起创业。
口述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洪波
我在上海理工大学有一个团队——环境微生态治理与碳中和研究团队。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是污水处理、固体废物资源化,还有一个研究方向是通过微生物电化学方法从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等废弃物回收资源和能源,但目前这类技术的电能输出功率还比较低,就地利用比较合适,这样也能省掉储能装置和能量转换损失。
学校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拿去用
我们试过直接找企业去做技术转化,但最后总碰到各种问题。
企业认为学校的研究成果直接拿去就能用,但事实不是这样,学校实验室做出来的东西和现场千差万别,一项技术总会有很多坑坑洼洼的东西,所以要去“填坑”,要拿去实地试错、调试和迭代。但很多企业的观念是,我既然出了钱,你就应该直接给我一个产品,而不是还有一堆坑要填。
所以现在我跟企业签的合同更多倾向于战略合作型,与那些有意愿在技术储备和科研创新方面进行长期投入的企业合作,合作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在已有的实验室、中试场和生产基地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而有些企业急于求成、只想收果子,过于计较一两个项目的成败,这样的合作就很难持续推进下去。
支持学生创业帮助技术转化
我们研究团队有多项转化成功的技术其实都是通过学生创业来转化的。团队把技术免费交给学生,但也提前告知这项技术现有的应用难点和场景限制,学生的创业团队可在此基础上去迭代和二次开发。我们也非常欢迎学生经常回来课题组交流,告诉我们技术在现实应用里碰到了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商量对策加以改进,双方对这项技术的认知进行了迭代和重构。
我们不收学生的钱,但知识产权还保留在我们团队,他不能申请专利。学生去做技术转化时需要出资金和产业资源,而我们给予的是前期的科研投入和后续的技术支持。等技术发展成熟后,学生的创业产品也开始盈利,学校团队再和他们进行知识产权商务化合作模式的洽谈,解决了蛋与鸡的矛盾对立关系。
欧美国家资助科研成果转化的理念
我于2007年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这个专业领域其实是偏工程和应用的,但现在我感觉我们很多高校在应用这一块有些“自废武功”,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写文章上,导致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缺失。
我在德国做博后的体验有所不同,在德国很多企业愿意长期投资科研项目,除了巴斯夫(BASF)、默克公司(Merck)这种大企业,很多小企业也会这样做,因为德国政府要求很多工程项目都得有一个高校院所帮你做小试或中试并出具报告,以此为项目工程的立项奠定基础。我曾经和德国的企业做科研项目转化合作,他们觉得项目如果有问题可以接着做、愿意持续投资和投入,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确实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不是项目结题写个报告就结束了。这种制度对真正想做事情、真正希望技术落地应用的高校院所比较友好。
得益于我的企业从业经验,我会要求课题组所有的技术必须往产业转化,就算现在不转化,15年内也要转化,因为一个技术如果超过15年还不转化,就变成坑了。我对课题组的成员的要求,不仅仅是追热点发几篇文章、保证考核过关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具备应用前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方向坚持下去。虽然当下在绩效考核方面我们可能会吃点亏,但合作的企业都很认可我们的做事方式;也正是得益于与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融合,我们在专业领域的积累和努力也逐渐得到了认可,先后拿到一些省部级的科技奖励和荣誉。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体制的问题,要靠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去探索。
口述人:上海某大学讲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主要参与人
我们课题组所在的行业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降本增效,这实际上对我们技术的要求更高,很多时候受成本控制影响有些技术不能使用。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困难,我感触很深,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的影响,现在我们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比前些年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被仿制的情况依然很常见。如果一项专利产品两三年之后就被仿制了,导致前期投入的成本不能收回,就打击了很多高校和企业在原创性研发上的投入。
我曾经做过一种试剂盒,技术转让给一家企业一两年后就被别的企业仿制了,虽然我之前申请过专利,但这种仿制很难认定。另外我们做项目设计时用到一些专利技术,项目施工单位也没有付专利使用费,就把技术自己依葫芦画瓢拿去用了,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高校对于老师的考核机制教学、科研以及各种任务,使我们能够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受不少影响。相比我一年300天里只有50天能出去,如果我150天在学校里,另外150天去企业或者下基层,那么我能发现或解决的问题也多一些。
高校与企业需要桥梁
目前为止,我们很多科研和产业之间的匹配不够精准。我们老师研究的很多东西不能真正解决产业发展当中实际碰到的困难,而产业也不知道如何将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清晰地描述给高校老师。企业里有比较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是很关键的,他们经常在一线,能发现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反过来向他们学习。
我觉得在如何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方面,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很多老师发明的东西看上去小,但能够真正解决生产当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我以前碰到的一个产品,是排水阀门。传统的阀门就是所有水一起排,这个看似小小的阀门可以将水进行划分,上层水质较好的水不会被排掉,这是非常小的一个技术,但是可以解决企业很大的一个实际需求。做这款阀门的老师可能觉得这个专利只值5万块钱,但这个技术如果应用得好,每年能创造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它大大减少了水处理的成本。如何精准地去挖掘和对接需求,难度肯定比较大,还是需要更多沟通和交流。
跟熟悉的人合作会更放心
我们很多同行之间得知哪里需要某项技术后,都会互相帮忙介绍客户或合作伙伴,现在上海也有很多技术交易市场,出现了技术经理人,我觉得这个市场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
我们大多是直接用技术专利转化成资金,比如把项目专利授权使用或是直接专利转让,专利转让的形式用得比较多。一般不会技术入股,因为虽然我们跟合作企业相对比较熟,但是如果要参与他的经营这些,我们精力上也不够,就宁愿只做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技术研发。
但我还没有和技术经理人合作过,我是觉得他们给出的价格没有我自己找的好。一项技术要积累很多年,在市场上我的技术其实是供不应求的,不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不太着急。何况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的工作量也很大,不是说我把资料给他们,他们就能够立刻做成产品,这个过程需要辅导的时间非常长。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客户,能够比较轻松,但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合作起来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这人可能有点保守,跟我做生意的人至少要是我认识3年以上的,真正成为合伙人的一定要认识5年以上。我曾经见到过太多专利转化的双方因为各种事情闹了很多矛盾。而且我们高校老师脸皮比较薄,即便知道对方理亏,也拉不下脸去争。我想避免类似这种情况发生,所以钱少一点也没关系,和熟悉的人打交道简单一点。
口述人: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科创转化部副主任 熊天煜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是清华大学唯一一个环境学科的派出院。相比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我们更偏向于技术应用研发到技术形成产品装备后的成果转化以及市场推广的环节。我们提供包括对于应用型研发团队的实验室、中试场地,以及实景验证场地的专业化支持等,对于创业公司我们会通过研究院的平台帮企业招募员工、申请经费、牵线投资等,更重要的是研究院的产业推广机制,会通过环境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技术集成的推广,支持创业公司的技术推向市场。
我们研究院已经形成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的清华大学专利30多项,目前已经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41家孵化公司,550多名员工的研究院加孵化公司的整体生态。
服务于产业的孵化模式
国溯科技是我们院孵化的第一家公司,产品是水质指纹溯源仪,可以像识别人的指纹一样精准识别污染源。曾经有一个印染企业园区里,有一家企业偷排废水,园区通过这项技术精准找到了偷排企业,那家企业被罚款1000多万元。
国溯科技的技术是吴静老师在清华大学里研发了十几年的成果,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但他没有做技术转化,而是一直用和企业合作的模式。我们研究院成立后,帮助这位老师走完了最后一公里。
我们首先提供了研发经费,支持项目改进装备;也帮助项目争取到了地方的政策补贴;此外,通过研究院平台吸引了多个清华校友加入公司发展。其实如果直接让老师去找校友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平台作为依托,更多的是在单打独斗,但我们通过研究院平台整体去帮他做推广,对接业务等,这其实给老师一种创业的信心。公司从成立至今,累计销售额已过亿,研究院不论是在公司日常经营还是在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在持续推进工作。
最缺懂企业经营的创业者
创新的最终导向是创业,大部分高校技术转化不出去的原因,是少了一位类似于职业经理人的创业者,或者说是能够帮老师全职运营公司的这么一个人。如果我们能够形成这样一个生态或体系,能让更多懂经营的人和技术做对接的话,就能够支持更多老师的技术去实现转化。
高校老师有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全都离职了出来创业不现实,他们更适合做的是技术支撑,这就需要一个全职的经理人来运营公司。通过研究院多年经验总结,老师和校友伙伴或其学生共同去做一个公司,或者老师找他之前长期合作的一家公司一起去成立一个新公司,都是比较好的模式。公司运营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而老师的思维更多是做科研做技术的,通过这样的模式老师可以维持他原来的科研工作,创业者能专心地把这个公司做好,相当于两边结合了自己的长处,同时两边共享了利益。
我们平台也会不断帮助老师找合作伙伴,希望通过研究院的体系为更多创业者和老师提供合作共赢的机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