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洪捷 秦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31 22:58:06
选择字号:
德国“结构化”博士生培养项目的启示——
团队指导是博士生培养更理想模式

 

作为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发源地和博士生教育大国,近年来,德国每年培养的博士毕业生有2.6万~2.9万人。博士生教育在德国被视为“科学后备人才”发展的起始阶段,服务于科研这一大学核心任务。

传统上,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与大学以教席为基本单元的组织结构紧密相关,博士生大多以科研助理身份受聘于高校,在教席教授的管理和指导下,一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边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生培养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注册、课程学习和中期考核等制度安排,高度依赖于博士生自由研究以及导师对博士生一对一的指导。这种模式被称为“师徒制”或“个体读博”模式。

“结构化”博士生教育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科研方式的变迁,德国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模式显现出很多问题,并受到广泛批评。其主要问题包括博士生学业缺少清晰的结构框架、导师指导不足、研究选题过于狭窄、缺少学术交流、面临过度专业化风险、攻读年限过长、缺乏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不足等。

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80年代末,德国以“结构化”为主线对博士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建立“研究训练小组”等专门培养项目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举措。

根据德国科学审议会议1986年发布的《关于高校学业结构的建议》,研究训练小组是“在有确定研究主题的研究团队中,对于博士研究生进行支持的一种组织设置”,可以由大学、院系或者具体的研究团队设立。

设立研究训练小组的目的是要在传统的师徒制模式之外,扩大博士生读博机构和地点的选择范围,在与其科研兴趣及能力相符的研究团队中参与系统性科研并得到更密集的指导,增进青年研究者与高级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保障研究条件,提供丰富的学术活动,支持博士生获得更好的学术发展。

研究训练小组规模不大,通常包括10名左右的教授、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15名左右的博士生。每个小组聚焦一个特定研究主题,并且特别注重跨学科研究,博士生论文选题都围绕该主题进行设计。博士生要参加一定量的课程学习,包括研讨课、博士生报告会等。研究训练小组还对培养年限作出规定,通常以3年为一个资助周期。

研究训练小组主要依靠竞争性外部资助建立。德国科研基金会是最主要的资助主体。从1990年开始,该基金会持续资助研究训练小组项目,目前还在资助周期内的有233个,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科研基金会项目的带动下,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部分州政府、研究机构、私人基金会等也纷纷资助建立类似研究训练小组的“博士研究中心”“博士生院”“研究生院”等结构化培养项目。

2005年,德国启动了旨在打造德国精英大学、强化大学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倡议”计划,其中设置了研究生院作为专门的资助类别。这是结构化博士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拓展。

团队指导是关键组织要素

可以看到,德国结构化博士培养项目的形式十分多样化,但其中一个关键的组织要素就是团队指导。博士生在一个有多位教授和青年教师参与的团队中,与其他博士生共同围绕一个清晰的知识范畴、问题领域或研究取向,接受密集的学术指导。

与普遍实行“指导委员会”制度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广泛采用双导师、联合导师制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德国结构化博士培养项目中的这种团队指导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制度化的“多导师”模式,而更像是基于相近的研究问题、探究领域,在日常的科研合作中,由处于密切合作的“科研共同体”中且背景不同的资深科研人员为博士生提供指导。

这种模式与德国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相关。

在德国,博士研究生被视为独立工作的初级科研人员而非学生,他们是知识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无论是传统的个体读博模式还是新的结构化读博模式,大部分博士生都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工作合同,少部分博士生持有奖学金。

在传统培养模式下,以及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领域,博士生可能因为过于依附于教席教授,或长期独立研究、缺少学术交流而面临过度专业化和攻读年限过长的问题。但结构化的培养项目创造了一种密集交流的研究环境,博士生可以持工作合作读博,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但这种研究不是围绕某个狭隘的选题,或接受一位教授的指导和管理,而是在一个团队研究的环境中展开,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的指导,是遵循科研规律、根据科研需求设置的一种指导模式。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种团队指导与研究选题的设置紧密相关。德国多数结构化培养项目都是跨学科选题。比如,波鸿鲁尔大学和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联合建立的“情境认知——核心心理现象研究的新概念”研究训练小组,就集中了心灵哲学、认知哲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生物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

再如,亚琛工业大学“能量、熵和耗散动力学”研究训练小组的研究问题设置,既基于共同的数学分析、建模和计算工具,也涉及物理、材料科学、几何学以及机器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问题设置和研究取向使得团队指导成为一种最优选择。这是德国大学在学科和教席的传统组织架构之外,为迎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而设置的科研训练组织形式。

为博士生“集体护航”

这样的团队指导模式在德国结构化博士培养项目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一项针对博士生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有76%的受访博士生表示有超过一位指导教师;从培养模式来看,有85%的结构化项目博士生有多位指导教师,其中近一半人有3位以上的指导教师,而为单一教席工作的博士生中,只有65%的人表示有多位指导教师。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调查并没有用“博士生导师”的概念设计问题,而是用了“指导人”的概念,调查的是博士生认为的扮演了科研指导者角色的教师数量。

越来越多的德国高校正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导师团队制度。慕尼黑大学研究生院就在博士指导相关规程中明确指出,博士生由一个指导团队进行指导是更理想的模式。团队除有博士生的第一导师之外,还应有一位或多位其他教师。第一导师负有主导责任,其他指导教师在学术研究以及博士生职业发展等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指导,导师团队和博士生还要有一个定期会面制度。

总之,德国结构化博士生培养中的团队指导模式,针对的是其传统博士培养中博士生孤立研究和过度专业化等问题,同时也遵循了科研规律,迎合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需求。这样的团队指导在形式上是“以项目带培养”,基于一个具体的、跨学科的问题领域,把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背景的教授、博士后研究人员集中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密集交往的跨学科知识生产情境,由科研共同体为博士生“集体护航”。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Baidu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