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27 21:38:42
选择字号:
多位诺奖得主、院士专家共话“开放合作”

 

“今年论坛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在5月26日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感慨地说,“几年前,共享未来的概念可能还难以产生共鸣,如今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正身处其中,危机不分国界。我们必须致力于跨国合作、携手应对。”

5月25日-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举办,年度主题是“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在全体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围绕这一年度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会议现场 田瑞颖摄

开放合作提振全球发展信心

开放合作,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凝聚共识。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我依然乐观。我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虽然近年来全球面临诸多挑战,但比尔·盖茨依然充满信心。

在比尔·盖茨看来,各类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推动了儿童健康、粮食安全和大流行病应对与防范工具开发等领域的进展。

“所有这些都证明人类有能力改善我们的世界,这需要创新者发明新的解决方案,倡导者和领导者动员各方支持,还需要当地社区的英雄们身体力行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比尔·盖茨说。

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未来机器是否会取代人?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确实有可能出现对人类不利的发展方向。

“防止失控,就需要拥有先进AI技术的国家通力协作,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制定规则。”李彦宏说。

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看来,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和平对话非常好的途径。

自2017年担任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AESF主席以来,霍启刚就一直与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朋友共同探索促进亚洲电子竞技体育发展的方法,并成功推进电子体育加入了亚洲室内暨武艺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东亚青年运动会等传统国际竞赛体育平台。

“我相信,中国会持续推进全球数字体育的发展,以此吸引世界各地不同的群众,尤其是激发年轻人更广泛地参与运动,以友谊、团结、互相理解和公平竞争这种精神的体育活动取代纷争,为促成全球和平发展贡献年轻人的力量。”霍启刚说。

开放合作推进世界科技创新

“如果没有开放与合作,今天我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对开放合作带来的益处,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阿德姆·帕塔普蒂安深有体会,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而改变。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出生于战乱时期,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会获得诺贝尔奖,但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经历最终引领他进入科研的世界,“这是全球化尖端技术与文化合作给了我今天的地位。”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说,他的团队出于对基础科学的热爱,以极为开放的方式从事科研工作,并与全球多家实验室展开了多年合作,“我相信对基础科学给予公开且广泛的支持能够带来巨大的回报,并获得切实的重大效益。”

在他看来,科学进步是基于整个学术界的成功,并不依赖于个人的成功。为此,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希望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开放交流、协作、包容性与多元化均属于学术界成功的标志,可以让世界更加美好。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还希望人们从近年的工作中吸取经验,加大对科学基础研究的支持与资助,同时将这一做法推至自然科学以外的领域,推广至全社会。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齐莫曼生物分子结构与组装中心主任阿达·约纳特讲述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科研故事。

“在这段故事里,你可以看到有些人是在美国做研究,有些人是在英国做研究。而我在哪,我才刚刚起步。我面向的是基础教育,因此显得无足轻重。”阿达·约纳特说,是别人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她的研究热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在人类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尤其是过去几十年,多样性、差异性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如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向前发展,我们不得不,也必须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在施一公看来,面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挑战,任何一个国家或小的区域科技共同体,都难以解决,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球科技共同体共同应对。

201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认为,开放合作与数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他看来,过去10到20年里,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们开展合作,很多数学领域的论文作者由两到四个人组成,而不是一个人,“像这样的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国际层面的合作非常重要。”

开放合作构建国际化“人才圈”

“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国家因为黄金、石油或农业而变得强大,未来决定国家强大的因素将是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需要通过提升教育水平来培养更多的人才。”1986年图灵奖得主、康奈尔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如是说。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对教育部开展的“101计划”表示赞同,“‘101’计划着力提升大学的教育水平,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

“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人才将促进科技创新、开创人工智能商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的全新产业,帮助解决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认为,这将为人们带来更高水平的生活。

施一公认为,解决国际合作共赢的难题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构成世界主题最根本的基石。顶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只有进行更充分交流才能变得更好,给世界带来更好的科学和技术。”

“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流通、合作,才能让世界共赢,而民间交流、高水平之间顶尖人才的交流是推动发展的最强大和最根本的力量。”施一公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