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 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3/3/12 10:17:15
选择字号:
海纳百川 打造高质量开放创新生态

【代表委员谈科技自立自强⑥】

“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不仅在中华大地上激起了科技发展的澎湃春潮,也将汇聚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的一池春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蒋鹏举委员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决心,也为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扩大开放少不了全球视野,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以开放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才能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开放创新生态实际是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这两个方面的集合。创新本身是困难重重、充满风险的,海纳百川是降低创新风险的一条捷径,所以非常有必要大力对接和引入外部创新资源,同时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这样才能有利创新,加速创新,推动更快更好的高质量发展。”蒋鹏举说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高标准建设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合作园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国际合作园区300多个,其中创新合作园区50多个。

蒋鹏举认为,“建设国际合作园区,特别是加快打造集开放、创新、共融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合作园区,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合作相结合作出了有益探索”。但同时,园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园区创新生态系统还不完善,对外创新合作资源受限且竞争激烈,人才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

今年两会,蒋鹏举提交了《关于聚力打造国际创新合作园区,加快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样板的建议》的提案,针对上述3个问题提出建议:一是以“有效竞合”为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协调指导,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以“试点试验”为突破,鼓励先进园区建设“开放创新试验区”,先探索再推广;三是以“人才优先”为导向,优化外籍人才交流政策和服务,加速人才国际化进程。

既借鉴国际经验又立足本土实际

蒋鹏举说:“全球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将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式。为了站在创新的制高点抢占发展先机,获得创新优势,我们必须要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打造能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落户的开放创新生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鼓励支持孵化更多自主创新成果。”

他进一步解释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到科技发达国家创新生态建设的逻辑和方法,借鉴政策,导入资源,进一步丰富我国的国际合作内涵。

结合提案,蒋鹏举举例说,被全球公认为创新国度的以色列在金融支撑创新的生态上就非常成熟,投贷联动等金融手段成效显著,我们可以在国际创新园区中封闭运作探索试点;如果成功,可以推广到各地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中去。

他着重强调,加快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样板,是引领推进国际创新合作园区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引导全国各类园区、开发区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具有示范意义。

发挥城市的创新要素集聚作用

作为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在采访时还提到城市对于推动我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方面应发挥的作用。

他认为,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除了在具体项目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合作,更应该胸怀天下、系统思考、敢作敢为,主动探索打造国际化的创新合作园区,通过与国际领先的创新伙伴开展全面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放创新生态,搭建国际一流的开放创新平台,吸引国际一流的创新要素集聚,为我国早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作好标杆示范。

“创新是为了我们更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基础条件,结合本地的产业、人才特点以及存在的弱点问题,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机制,发扬斗争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强优势、补短板。”蒋鹏举说。

相关专题: 2023两会科教视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