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3/3 13:29:02
选择字号:
《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可能存在吗?丨戴民汉院士导读《盖娅》

 

直播时间:2023年3月4日(周六)20:00

直播地址: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874870507831409(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APP

科学网视频号

【直播简介】

2009年,电影《阿凡达》上映后风靡全球,作为世界影坛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它开启了3D电影新时代,更是在影片中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自然观:

在潘多拉星球上,纳威人、动物、植物乃至整个星球,都是相互关联的生命整体。

十多年后,《阿凡达2》上映。再次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潘多拉星球,更有着美轮美奂、摄人心魄的海洋世界。

想必每个追过电影的人都会对潘多拉星好奇,也十分向往这样一个世界。

这个神奇世界其实并不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自己想象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盖娅理论。

盖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也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创世神,万物生灵皆由她而来。

1968年,在全球极端环境频发之际,英国大气物理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在一次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会议上提出了盖娅假说:地球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和地球表面的物质构成了一个单一的、巨大的有机物。地球可以被视为一个单一的生命个体——盖娅。

由于这个假说过于惊世骇俗,遭到了当时很多科学家的排斥甚至是讥笑嘲讽,然而随着拉伍洛克的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盖娅假说也变成了盖娅理论,成为了科学界争论极激烈的话题之一。

“盖娅”来源于推理吗?

假如“盖娅”真的存在,她会挽救人类吗?

我们的集体智能在多大程度上也是盖娅的一部分?

人与环境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本周六晚八点,海洋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戴民汉;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田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薇,一起导读《盖娅》。

【嘉宾介绍】

戴民汉

海洋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70.8海洋媒体实验室理事长。

现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大科学计划“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SOLAS)共同主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小组专家组成员;领衔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国际科学计划“海岸带可持续计划(COASTAL-SOS, 2021-2030)”。

长期耕耘于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碳汇观测及碳循环研究,构建迄今最为完整的中国海碳通量及碳汇清单产品,并基于系统研究建立了边缘海碳循环理论框架;致力于以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强化海洋管理的科学基础,共同领衔撰写《海洋综合管理》蓝皮书;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专家对话,为全球海洋碳汇助力气候变化减缓及适应提供科学决策支撑。获2022年度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最高奖--“艾克斯福特奖”。

田松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科学史)博士。研究领域涉及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伦理、科学社会学、环境哲学、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研究等,重视跨学科案例研究;最近提出从STS到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生态)的文明史研究纲领。

著有《科学史的起跳板》《警惕科学》《稻香园随笔》《学妖与四姨太效应》(与刘华杰合著)《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一触即崩》《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和《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越科学话语的迷雾》等著作;并有《宇宙逍遥》《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和《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等译著。

张薇

自2014年以来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全面负责机构战略传播、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及项目设计与管理等工作。拥有17年的联合国工作经验,带领机构与团队矢志创新,并与各界合作伙伴一道,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此之前,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传播官,负责新闻传播以及公共与私营部门可持续发展合作。

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学和拉丁美洲研究双硕士学位。在加入联合国之前,她在新闻媒体就职。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土星环保持“年轻”的秘诀 来看!2024最佳科学图片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