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慕欣瑶 李河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15 17:20:26
选择字号:
万家灯火庆团圆 有人默默坚守

 


2023年的春节,正月初六,青岛四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千家万户共庆团圆之时,有一群海洋科考人依然坚守岗位奋战在一线:巡视检修,忙碌备航,只为守护船舶安全,为2023年顺利首航努力工作着。

胶州湾内,惊涛拍浪,波涛阵阵。白浪呼啸翻卷着拍向码头,一朵朵四五米高的水花炸响蓝色海洋上的春节礼花。不远处,一艘百米长的庞然大物正系泊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岛码头上,船身上洁白的“科学”二字格外瞩目。

寒冬里,红白相间的船体为码头添上了一抹亮色,这正是仍在工作的“科学”号考察船。新年伊始,它将继续踏波逐浪,书写新的蓝色历史。 

“科学”号上工作人员正在吊装海洋调查设备   廖洋摄

  ?


落实细节,防患未然

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青岛寒潮来袭。收到寒潮预报后,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号甲板部立刻忙碌起来,大家忙着加带缆绳,安排值班人员,以防患于未然。

“虽然平时船舶靠在码头上很安全,但大风浪天气反而更加危险。如果缆绳受力不均断裂,船舶会被风吹离码头搁浅。”看着海上的风浪,“科学”号老船长刘合义告诉《中国科学报》。

“我还是要亲自检查看看才放心。”一早,刘合义就带领“科学”号新船长梁喜祥、大副、水手对艏艉近10条缆绳进行检查,细心查看缆绳吃力是否均匀、磨损是否严重。

大风浪天气水手检查缆绳情况   廖洋摄


一路检查时,刘合义一直给船员们打着“强心针”:“安全无小事,越是节假日期间,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细心的检查好每一条缆绳,刘合义和梁喜祥又急忙前往下一个检查区。到了驾驶台,正碰上在测试通信导航设备的二副王成。

“测试情况怎么样?”“一切正常!”屏幕荧光闪烁,照在王成认真的脸上。

二副王成测试驾驶台通信导航设备   廖洋摄


“可以说各个部门都做了最周全的准备。”刘合义笑了笑。“甲板部前移了工作,不仅做好了人员出入境信息统计和生活物资储备,还对航行、通导等出航必要设备进行测试检修,保障出海期间设备良好运行。”

“就得实之又实,细之又细,才能彻底将安全隐患拒于船弦之外。”刘合义一边介绍着,一边翻阅着船上的工作笔记,里面密密麻麻的记着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进度。“科学”号的“安全大检查”包括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地毯式隐患排查、全船的安全工作会议和安全培训、针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和演习……

扎根一线,别样年味

每天对全船各个舱室巡视一圈是“科学”号每任船长都保持的良好习惯。

“机舱设备都测试了吧?”巡视路上,刘合义叫住同在安全巡视的轮机长丁飞,关心地问道。

丁飞点点头:“机舱的各个系统都进行了测试,运行良好。”

轮机长丁飞带领机舱人员检查测试设备  廖洋摄


指了指胸口,梁喜祥幽默的对《中国科学报》介绍道,“轮机部是我们全船的‘心脏’,他们主管船舶机舱,为全船提供动力及电力供应,也负责全船生活热水和空调。机舱设备复杂,风险点多,设备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全船的安全。”

“元宵节过后,‘科学’号就要开赴西太平洋,执行2023年基金委的西太平洋共享航次。”梁喜祥补充道。

为了保障航次任务快速开展,轮机部便对动力装置进行了全面测试和检修。不仅如此,还对全船空调、饮用水系统、洗浴用具进行了检查,让科学家在船上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

环视着明亮干净的船舱,刘合义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现在科考的生活质量可是越来越好了!”

“报告,检查完毕!”的声音接连响起。海风呼啸,船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刘合义走过每一处,各部门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海洋科考人来说,坚守与奉献在一代又一代探海人的传递中已经刻进了灵魂。

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在春节之际与科考船队值班人员共庆佳节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图


今年的农历除夕,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和该所海洋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刁新源,及该中心办公室主任尹宏、船舶运维部主任李雷溪等一起上到了“科学”号,大家摆好水果糖果,说着,笑着,聊着,共庆佳节。刘合义感慨道,“船舶不止是船队员工作的地方,更是大家在海上的家。”

有序备航,等待扬帆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船载实验室”,刘合义指了指前方,“这是在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中负责完成整个航次科学考察作业任务的部门。”

刘合义两手比划着补充道:“为了保证获取的数据更准确,我们会根据航次任务和专业方向配备不同专业的人员,协助现场科学家们更快速准确的追踪科学内容。”

话语间,刘合义穿过回廊,来到了“科学”号的实验室门口。推开门,“科学”号船载实验室主任陶泽丹和设备负责人丛石磊正在抓紧调试设备。

“出海备航怎么样了?”刘合义仔细看了看设备,和往常一样问道。

陶泽丹没有回头,两眼紧盯着仪器,回复道,“实验室设备测试完毕,一切正常,随船科学家出海设备也已经吊装上船,随时可以出海。”

2月中旬,“科学”号科学考察船就要起航执行2023年国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共享科学考察航次,为西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提供观测基础和数据支撑。

实验室主任陶泽丹检测船载科考设备  廖洋摄


望着翻滚的海浪,梁喜祥向《中国科学报》说到:“很多人不知道,出海备航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要提前加注燃油、淡水,还要准备全船的生活物资,哪怕其中微小的一项没准备到位,整个航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船舱内,墙上的几张“福”字妆点着新年的气氛,但大家都丝毫没有放松工作。为了应对航程远、时间长、作业内容多样的难题,船上三部门提前筹划,紧张有序地进行航前准备。

为了守护科学考察船的安全,这群海洋科考人舍小家,为大家,新春佳节都在船上默默值守,用坚守诠释了责任担当。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科学”号的工作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新年寄语。新的一年,海洋科考人也将继续冲锋在海洋科考第一线,托起海洋强国之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