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2/10 16:51:38
选择字号: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吴国盛教授导读爱因斯坦自选集《思想与见解》

直播时间:2023年2月11日(周六)20:00

直播地址: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867625057649123

扫码进入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科学网视频号将同步直播

【直播简介】

提起爱因斯坦,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天才”“科学家”“物理学家”“相对论”等冷硬的标签,对他本人和他深沉而精彩的思想却知之甚少。

爱因斯坦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喜欢什么,憎恶什么?他的科学灵感之源是什么,为何晚年又推崇宗教

或许,在他本人亲自监督和协助下选编而成的自选集《思想与见解》一书中,我们能得以窥见一二。

以下内容节选自高山科学经典版爱因斯坦自选集《思想与见解》,作者爱因斯坦,译者张卜天。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之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啊!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目的何在,他并不知晓,尽管有时自认为感觉得到。但不必深思,从日常生活就可以知道,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首先是为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快乐与健康;还为许多素不相识之人,同情的纽带将其命运与我们紧密相连。

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他人的劳动,无论他们去世还是健在,我必须尽力以同等程度回报我已经领受和正在领受的东西。

我强烈向往俭朴的生活,并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心情沉重。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终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简单纯朴的生活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会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的强迫,还要符合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能做其所意愿,但不能意愿其所意愿。”从青年时代起,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我;当我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它总能给我慰藉,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幸好有这种认识,使责任的重负得以减轻,避免对自己和他人过分苛责,而且有助于培养一种幽默的人生观。

客观地讲,要探究一个人自身或所有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我总觉得是荒唐可笑的。但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决定他的努力方向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我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目的本身——我把这种道德基础称为“猪群的理想”。

照亮我前方道路的理想是善、美、真,它们不断使我充满生活的勇气,使我乐观面对人生。

倘若没有志同道合者的心意相通,倘若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上永远也达不到的客观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便是空虚的。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名、奢侈——我总觉得是可鄙的。

对于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我有着强烈的感受,但对于直接接触他人和社会,我又表现出明显的淡漠,这两者之间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每个人都应当作为人而受到尊重,不要把任何人当作偶像来崇拜。

我一直受到别人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我的过错或功劳,而实在是命运的嘲弄。这大概源于许多人无法实现的一种愿望,他们想理解我以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不懈努力所获得的几个观念。

接着这个话题,我要谈谈民众生活中一种最坏的表现,那就是我所憎恶的军事制度。

一个人能乐于随着军乐队旋律在队列中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鄙视他。他长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凭一根裸露的脊髓就足以满足他的需要。文明的这个罪恶之源应当尽快铲除。听令而行的英雄主义,残忍的暴行,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所进行的一切令人作呕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令我深恶痛绝。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邪恶、卑鄙!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体验是神秘体验。这种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艺术与科学的策源地。谁要是不了解它,不再有好奇心和惊异感,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也是黯淡无光的。

正是这种对神秘的体验——即使夹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无法参透的东西存在着,感受到最深奥的理想和最灿烂的美以最原始形式直通我们的心灵,这种认识和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性;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笃信宗教的人。

我无法想象神会对自己的造物加以赏罚,也无法想象他会有我们所体验到的那样一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可以超越肉体死亡而存在。

我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知晓和窥探现有世界的神奇结构,能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显示于自然之中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极小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2023年2月11日,本周六晚八点,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马伯强;科普作家、天体物理学博士孙正凡,一起阅读《思想与见解》,认识真实的爱因斯坦,与其伟大的灵魂进行深度对话。

【嘉宾介绍】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

主要学术著作有《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科学的故事》《科学的历程》等。

马伯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物理学,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中高能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理论研究。在国际著名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00余篇论文。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主持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理论物理导论(北京大学通选课);为量子力学讨论班和量子场论主讲教师。

孙正凡

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

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科学发展及其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有独到的见解。2019年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常驻上海,从事科学传播15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