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4 12:30:50
选择字号:
临夏盆地嵌齿象类的生物地层和地理研究获进展

 

嵌齿象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供图)  ?

近日,《三古杂志》在线发表了甘肃临夏盆地嵌齿象类生物地层和生物地理研究最新近展,该文章为临夏盆地地层古生物专辑中的一篇。该研究不但总结了临夏盆地嵌齿象类的演化支系、演化序列及生物年代学意义,更是对嵌齿象类在早——中中新世全球扩散模式的提炼和总结。

文章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研究员、李春晓博士,以及甘肃省博物馆的李岩,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张晓晓共同完成。

嵌齿象类是长颌的丘型乳齿象,中间颊齿有三个齿脊。自早中新世20~19Ma从非洲进入欧亚大陆,迅速在全球扩散,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三个支系:单系的豕棱齿象科、铲齿象科、以及并系的嵌齿象科,后者为真象的基干类群。三类嵌齿象主要以下颌和门齿的形态相区别,反映出它们不同的取食方式及适应不同生存环境。

甘肃临夏盆地具有比较完整的早中新世晚期——中中新世(除最晚期)约19~13Ma的连续地层,其中发现了三个科,4个属共8种嵌齿象类化石,为中国同期的地层中嵌齿象类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包括豕棱齿象科的广河豕棱齿象;铲齿象科的短吻原直齿象、维曼原直齿象、同心铲齿象、格氏铲齿象;以及嵌齿象科的窄齿嵌齿象相似种、意外嵌齿象、塔氏嵌齿象。

这些嵌齿象类化石揭示出以下分类问题:其一,豕棱齿象原直齿象加了引号,是因为临夏盆地(以及中国其它地点)的豕棱齿象原直齿象其实代表了豕棱齿象科和铲齿象科的基干类群,比真正的豕棱齿象属和原直齿象属要更加原始。

其二, 维曼原直齿象的正型发现于西宁盆地,曾经归为嵌齿象属,但并没有下颌和下门齿的材料加以支持;临夏盆的新材料表明,维曼嵌齿象事实上具有扁平的下门齿和加宽的下颌,因此属于铲齿象科,而并不是嵌齿象属。

其三,嵌齿象属分为高度丘型化和亚丘型化(形态偏向轭型)两个形态类型,窄齿嵌齿象(属型种)属于前者,意外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属于后者,并在中国的嵌齿象属材料中占据了大多数。

依据临夏盆地的嵌齿象类演化水平,将嵌齿象从下至上分为三个组合,其一, 最下部的古城动物群包括四种嵌齿象类,分别为广河豕棱齿象、短吻原直齿象、窄齿嵌齿象相似种、意外嵌齿象,该组合可以与南亚~20–18Ma Chitarwata组,以及非洲~18–17Ma Wadi Moghara地点的嵌齿象组合对比,辅以古城动物群的小哺乳组合,将其时代定为~19–18Ma

其二, 中部的石那奴动物群包括四种,分别为维曼原直齿象、同心铲齿象、意外嵌齿象、塔氏嵌齿象,该组合与一些非洲和欧洲早中中新世之交的动物群,如非洲的MabokoLoperot,及高加索地区的Belometchetskaja的嵌齿象类有一些相同成份,但原直齿象和铲齿象共存,以及缺失豕棱齿象类这些特征,与其它地区的嵌齿象类组合不同;辅以石那奴动物群的小哺乳组合,将其时代定为~17–15 Ma,时代恰对应于中中新气候适宜期。

其三, 最上部的曾家老沟动物群仅包括两种,分别为格氏铲齿象和塔氏嵌齿象,依据该动物群的其它大小哺乳动物组合,将其时代定为~15–13 Ma,对应于中中新气候转折期;曾家老沟动物群的嵌齿象组合是独特的(铲齿象占了绝大多数),不见于欧洲、非洲、南亚,但于北美稍晚的Clarenodonian期的嵌齿象类有共同成份,包括都具有铲齿象和亚丘型化嵌齿象的组合,反应了中国与北美动物群在这一时期的密切联系。

16Ma之前的早中新世,中国北方与南亚和非洲的嵌齿象类组成比较相似,反映出三者之间嵌齿象类可以直接交流。但中国东部、日本,东南亚,与中国北方不同,却与西欧的嵌齿象组合相似,均以高度丘型的嵌齿象属为主导。其中日本和中国东部的代表类群介型嵌齿象有可能是剑齿象科的祖先。在16Ma之后的中中新世,中国北方逐渐出现了铲齿象占绝对优势的情形,但铲齿象很少扩散到中国及中亚以外的区域。铲齿象是适宜开阔地带取食草本植物的类群,它的繁盛反映出中国北方及中亚地区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开阔生境占据优势的生态特征。

此外,北美Clarenodonian期的嵌齿象类与中国早中中新世的嵌齿象类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北美独有的巨门齿象和真门齿象,虽然缺失下门齿,但它们的颊齿型态可以追溯到中国北方的原直齿象属。

该成果受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等资助。

相关成果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3.11140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