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南缘,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萨拉乌苏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拉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更成为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块基石。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中央民族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尝试对萨拉乌苏范家沟湾地点1980年代出土的石制品进行再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考古科学:报道》。
?
萨拉乌苏的装柄微痕 杨石霞供图
据古脊椎所研究人员介绍,目前发现的萨拉乌苏石制品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尺寸非常小,分类和描述存在困难。这从客观层面限制了研究者们对这批材料本身的深入解读,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于萨拉乌苏石制品的定位存在较大争议。
此次研究团队从技术与功能的角度出发,在技术-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三维拼接、3D建模、微痕观察等多种观察与分析,尝试克服石制品尺寸限制,进一步挖掘萨拉乌苏石制品所蕴含的古人类技术与行为信息。
研究结果显示,萨拉乌苏石器工业属于石核-石片工业,其具体特点包括:石制品尺寸极小(绝大部分小于2厘米)、几乎不存在修理台面、石制品组合中工具占比高、工具修理极为精细等。研究人员解释,这些特点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古人类掌握了十分高超的打制技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石料的高度开发和充分利用。
从技术类型分析和数据统计来看,萨拉乌苏古人类“物尽其用”,最大程度地开发这些石料;同时还存在两种修柄行为:即“减薄”和“修铤”,其中 “修铤”占比更多,在使用CT进行3D建模后,发现修理痕迹明显。
为进一步解读“修铤装柄证据”及其所指示的复合工具加工与使用行为,研究团队除对石器技术和表观3D形态解读外,还结合低倍法和高倍法进行了微痕观察。从微痕分析的角度识别出萨拉乌苏“修铤”工具确有被装柄使用过的痕迹,包括石器侧缘的磨损和腹面最高处的光泽等。这是首次从功能角度探讨萨拉乌苏古人类如何使用这些小型石器。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目前无法明确萨拉乌苏石器生产者的身份,但他们高超的石器打制技术、高效利用原料的生态适应策略和先进的复合工具生产意识都为科学家认识这一区域晚更新世初人类适应与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3.10383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