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24 19:03:24
选择字号:
这项研究让穿山甲保护实践“有据可依”

 

穿山甲是受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严重影响的类群之一。针对穿山甲不同形式产品的非法贸易和消费特点制定差异化、精准的保护对策,对于该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缺乏分别对穿山甲的肉或甲片开展非法贸易和消费特点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学院教授吴诗宝团队通过使用关键词“穿山甲”检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网络媒体上报道的穿山甲肉的非法贸易案例,对其涉及区域、贸易网络特征及贸易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生物多样性》。

该研究共收集了发生在2001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468起与穿山甲肉有关的非法贸易案件。其中,386起案件来自裁判文书网,39起来自网络媒体,以及43例逃逸的案例。全部折合为穿山甲个体数量后,总计实际交易个体数为32636头, 因其中部分个体涉及多次交易,贸易总量约为43797头。

结果显示,穿山甲肉的贸易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而这些肉主要是由东南亚地区输入我国,少量可能来自查获地。其中,防城港、保山以及德宏是穿山甲肉非法贸易入境的主要陆路通道,而广东和福建的港口和小码头是主要的海路通道。国内防城港、广州和昆明是穿山甲非法贸易网络上的关键城市。

对此,研究人员建议,首先是要加强中国广西、云南边境口岸以及广东、福建港口、小码头等的货物走私检查和监察力度,特别是要提高防城港、广州、保山和德宏出境车辆货物检查率。其次,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应该采取差异化的穿山甲保护公众教育措施。同时,他们也呼吁东南亚国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执法力度和公众教育等措施,这将是有效遏制中国大陆穿山甲肉非法贸易和消费的重要手段。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7520/biods.2023079.

Baidu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土星环保持“年轻”的秘诀 来看!2024最佳科学图片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