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以“‘智’造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大会在北京举办。活动由中国航空学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航空、航天领域院士专家、头部企业总师、顶级工程师共聚大会,探讨中国航空宇航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范式。
?
本届大会主席、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在致辞中指出,“传统的高端制造工程,一旦插上数字技术的双翼,就会腾飞展现出理想的智能制造范式。因此,努力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数字平行空间的元宇宙技术在制造工程中的应用,是我们必须努力攀登的新高峰。”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表示,我们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制造时代。航空宇航制造技术门槛高,专精特新属性突出,关乎国家战略安全,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推动宇航制造的智能化、数字化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部分。中关村科学城有丰厚的智能制造土壤和繁荣的空天产业,在航空宇航智能制造方面有先天优势,“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未来空天产业集群布局,促进智能制造和空天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放大‘四区’叠加战略优势,为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产业提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52研究所技术总师王大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总工艺师张明等专家,重点围绕航空发动机电解加工技术、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制造技术、航天器复合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方向,展开深度主旨报告。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携手六位航空宇航领域的技术专家展开思想碰撞,圆桌以“工业母机突围!助力航空航天量产‘加速度’”为主题,探讨航空航天产业未来。
会上,十余位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围绕航空特种工艺装备、飞行器与发动机装配与航天制造等方向,剖析技术实践,锚定性能提升,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注入新思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