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28 14:58:43
选择字号:
李浩鸣科技新闻作品集出版

 

近日,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科技新闻作品选(1991-2021)》面世。据悉,这是我国高校教师首次出版个人科技新闻作品集,引起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媒体人士的关注。

该书作者李浩鸣自1991年开始加入《中国科学报》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在报社的支持下曾创办 湖南记者站、深圳记者站,后调入报社本部工作。2004年他调入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教,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科技新闻”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指导了百余名科技新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探讨科技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继续为《中国科学报》撰写科技新闻稿件。

《科技新闻作品选(1991-2021)》汇聚了李浩鸣近30年间在《中国科学报》公开发表的代表性新闻作品160余篇,报道内容涉及重要科技事件、科技成果、科技活动以及杰出科学家、优秀科技企业家的故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记录了近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历史片段,见证了我国现代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可喜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科技新闻记录了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重要节点事件,包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推广30年,累计增产粮食2.4亿吨;袁隆平院士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湖南迅速查处假稻种案;袁隆平院士建议将“种三产四”项目纳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等。

李浩鸣曾在长沙、北京、三亚等地多次携团队采访报道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杂交水稻成果。《科技新闻作品选(1991-2021)》中专门收录了《怀念袁隆平组合报道》体例,呈现了过去几十年里,作者和袁隆平院士交流、交往和学习请教过程中的诸多故事。“这么多年来,袁先生尊重科学真理、坚持实事求是,他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和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李浩鸣说。

该作品集也记载了我国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比如,1992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面向大型科学研究、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银河”10亿次计算机;1995年彼时的湖南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研究室主任卢光琇教授研究揭示湘西北“傻子村”之谜;1998年湖南培育出三倍体鲫鱼和三倍体鲤鱼;2007年我国半离体自体肝移植获重大进展等。

“科技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反映国家科学技术成就、弘扬求真务实和拼搏奉献科学家精神、开展全民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科技新闻传播已然成为当代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彭祝斌在为该书作序时表示,该作品集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有特色的案例教材和教辅读本,也能为科技新闻爱好者和初入门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作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名记录者,在这些才高八斗且淡泊名利、为国家竭忠尽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专家学者面前,我毫无‘无冕之王’的感觉,而是像小学生面对学校老师那样充满崇敬,像老朋友那样分享他们收获科技成果的喜悦,心中满是向社会广为宣扬的冲动。”李浩鸣表示,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鼓”与“呼”,是科技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职责和担当。

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科技新闻作品选》面世。王昊昊 摄

2003年10月,应李浩鸣邀请,袁隆平院士专为 《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 》题写的手稿。

2007年3月,李浩鸣在三亚南繁基地采访袁隆平院士。贺春禄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