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9 20:24:58
选择字号:
被谣传赴美工作、年薪1.2亿美元,“研究成果归美国”:
“失意博士”刘本良:我是科研界变异分子

 

刘本良不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人到中年,手握博士文凭却无业在家,“每天接送孩子”之余,搞搞自己的研究——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就在家中一隅,一台电脑而已。

即使这样,他的研究“经费”,一度都要靠妻子工作和老父打零工接济。更尴尬的是,他研究的东西,大多数人并不理解,甚至有人觉得他“走火入魔”了,成了“民科”。

这样的窘况,常人怕是难以忍受。但他却能从自己的研究中得到巨大的快乐——近日,从“谣言风波”中脱身的刘本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说:“我做科研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快乐,尽管我觉得自己的使命(解决能源问题,笔者注)与所有人有关,但这种快乐本质上是属于一个人的。”

他还表示,这种快乐与外人的评价无关。非议面前,他说:“别人给我评价越正面,我越煎熬。”

不久前,刘本良因2018年在参加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时只要月薪5000元,在网络上被包装成“失意博士”,继而被造谣其“已赴美发展,如今年薪1.2亿美元,研究成果只能属于美国了”。对此,刘本良觉得,谣言可憎,但更可怕的是炒作。

但他也明显感受到“有很大压力”:“前几年工作攒的积蓄也快花光了,要尽快把正在开发的算法做出来换成钱。”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应该能换一大笔钱,以后就可以招人一起研究了。”

刘本良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民科”吗?在走到今天之前,他经历了什么?以下为专访内容。

6761662723133_.pic.jpg

刘本良

本科提出“新理论”被怼,直言“发论文不过如此”

《中国科学报》:什么时候开始,对物理基础理论研究着迷的?

刘本良:刚上初中,物理老师就跟我说:“物理课一堂也不能落下,否则后面就再也学不会了。”我当时把这话奉为圭臬,生怕漏掉什么。后来我物理成绩一直都很好。

我在山大读的是材料工程类专业,但我去工厂走了一圈,发现对机械加工不感兴趣,觉得铸造工艺这种不是我的事,反而对书本上关于热力学原理、分子动力学这类的物理理论很爱学。

当时我们山大秦敬玉教授课题组,有一台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好像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台。可以简单理解为,X射线照射到液态高温的金属里,就可以看到物质的结构。从那时起,我觉得我不喜欢什么液态成型这类工程技术,偏偏喜欢钻研原子结构这种基本的东西。

读本科的时候,我提出过一种“层一致理论”,用来描述液态物质的“中程有序”(注:晶体结构中有“长程有序”、气体分子有“短程有序”)。我感觉这是一种新理论。但老师纠正我说,“你这不叫新理论,最多叫‘观点’,叫新理论那是在吹牛”,哈哈。

《中国科学报》:还记得哪位老师这么说你的吗?

刘本良:就是秦敬玉老师。

《中国科学报》:你做研究这么久,好像不爱发论文,或者说,不擅长于发论文。

刘本良:有时候是不想发,更多时候是懒得发。

我记得材料系有位女老师,她就是不喜欢发论文。她喜欢干的事情是去工厂解决实际问题。她总说评上副教授就挺好的了,没必要为了再去评教授发文章。现在想想,当时材料系的老师们都有大智慧,特别是相对我这样的“傻帽”来说。

《中国科学报》:所以在发论文这件事上,你其实是有点受这些老师影响?

刘本良:感觉是的。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直接打击了我发论文的积极性。

那会儿我在香港,做一个题目,想去研究出一种能把散射光变成直射光的材料——当然这种材料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这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但当时我不知道,就在脑子里产生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然而一天,我看到Nature上一篇文章,发现类似的想法不止我想过——已经有人想到了,还是一位知名教授,还发在了Nature上。我当时就想,怎么就这也值得发一篇Nature?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发论文不过如此。

喜欢做“不靠谱”的研究,但自觉“不是什么天才”

《中国科学报》:你最佩服什么样的科学研究?

刘本良:我就觉得真正的科研,是确确实实能够做出一些重大的、原始的发现来,是“根上”的研究。根据这个发现,其他人能够推算出好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可以得到许多成果,发许多文章。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方程等就是这样的。

《中国科学报》:你是怎么选择你的研究课题的?

刘本良:人工智能领域有个特别有名的教授,他提出了反向传播算法。他曾经说: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别人都说不、而你觉得一定行,那么恭喜你,你选对了。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所以,后来我尝试过做冷核聚变,别人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我就是感兴趣。当然,我们已经知道最初的冷核聚变实验是有问题的,现在也不做了。不过,现在并不能排除未来新的物理知识发现后,实现冷核反应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想到要去“解决能源问题”?

刘本良:其实我在大学期间,就想着能源问题肯定是全社会都要面临的大问题,当时就想,这种级别的问题,一定是值得我花大量时间去做的。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自己异于常人吗?

刘本良:小时候看到一个报道,说如果一个小孩能盯着一样东西半小时以上,这孩子可能是天才。后来我妈告诉我,我小时候盯着树叶啊什么的一看就半天,我那时就想我是不是这种“天才”。但后来的学习成绩告诉我,我应该不是(笑)。

我觉得我是有点擅长抽象思维和抽象思考,秦敬玉老师就觉得我这点很特别。多年后他还跟我开玩笑说,“你还应该再搞一些科研,你可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学生”。

凭着这份自我感觉良好,一步步引导着我走入了“歧路”。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说是“歧路”?

刘本良:后面吃了巨大苦头嘛。你看我现在混得这么惨。现在我都不敢跟秦老师联系,感觉没脸见他,啥也没做出来。

《中国科学报》:什么机缘让你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继续研究?

刘本良:这也是我当时路子比较野的一个做法。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想着,我应该到国外读博士,然后就考了GRE。我们一起的几个同学申请了几个美国的高校,我申请了3个,都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名校,都把我拒了。

后来我就不申请美国高校了,因为申请费太贵了——我印象差不多100美元一个,改申请香港的学校。

去面试之后,我后来的导师要我了,就去港中文读书了。

821662715823_.pic.jpg

刘本良2012年博士毕业于港中大 受访者供图

自嘲是“残疾人”:社会应支持“科研难民”

《中国科学报》:你似乎很难融入目前的科研体制?

刘本良:我其实是这样看的:如果放到100 年前,像我这样的是绝无可能长大成人的,即便侥幸长大可能也会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现在社会发展得已经非常好了,物质极大丰富,一袋面粉才100多块钱,所以不管多穷困,生活上总不至于受冻挨饿。而且如果出去工作一年,就足够吃好多年的,是不是?

所以,当有了这些基本的保障以后,这个社会其实就容许像我这样的人,不必进入所谓的“体制”之内了。说白一点,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不必搅和在一起。

《中国科学报》:所以你觉得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刘本良:没错。而且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当社会资本更丰富之后,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报》:现在也有呼声,要去支持“非共识性研究”。但你说的这种,会让人觉得有些冒险吧?

刘本良:这样的冒险不值得吗?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在冒险。比如我做10年失败了,一事无成,没关系,我40岁之后再干点别的。但我不后悔呀,我把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敢想敢干了最想做的事儿。

《中国科学报》:即便人到中年,依然落魄甚至贫寒,也不后悔么?

刘本良:我是这样,即便物质上很贫穷,但我精神上很满足。我觉得我就像念经的和尚一样,已经接近过很高的境界了。其实科研最重要的根本不是最后取得什么成果,我更看重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拓展,我觉得这是最根本的。

《中国科学报》:但就你的处境而言,你自己也说,自己是背负着很大压力的。

刘本良:是的。所以我的动力其实是极强的。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有巨大吸引力的前景,另一方面是这种压力,迫使我要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达成目标。

当然,我也觉得,我们在高校研究院所这类机构之外,应该有这样一种“救济体系”,就像以前救济贫困人口一样,救济一下我们这样的“科研难民”。话说回来,我觉得我也算某种意义上的“残疾人”了。

走火入魔?我只是“变异分子”

《中国科学报》:现在找到解决能源问题的门路了吗?

刘本良:可以说已经初窥门径了。大概16/17年我回归本源——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电磁学,天天画磁滞回线,做了许多电磁学计算,这些工作突然有一天启发了我。这中间有量子驱动,涉及能量的产生、吸收和释放,需要不同的材料和体系。当然,最困难的是能够找到一个技术路径来实现。

《中国科学报》:理论可行和现实可行之间可能隔着千山万水。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穷尽一生都不能实现目标?

刘本良:我觉得这没问题。

就像钓鱼那样,钓一条很大的鱼。你总想跟大鱼搏斗一下,这过程中会需要耐心、消耗体力,然后证明“我很强壮”。即便我很弱小,但就是想证明思想的强大。实现不了?没关系。真正与大鱼搏斗的钓者,不会在意最后是否能与大鱼合影。

我现在感到,我用以解决能源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门新的科学。我现在最好能赚一笔大钱——我正在写一个算法,我觉得能靠它变现——然后招徕一群聪明的脑袋,来一起研究,发展和完善这个理论。

《中国科学报》:现在网络上许多人觉得你的一些提法、想法有点不切实际,说你“走火入魔”了。你愿意回应一下吗?

刘本良:我觉得我们的科研生态中,有时候需要一些“变异分子”。

《中国科学报》:你把自己定义为“变异分子”?

刘本良:我虽然是学材料的,但我做算法、编程的能力也一直在发展。我讲一个基因算法——这个算法我从头到尾写过,也叫遗传算法。基因算法是这样,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不仅有选择运算、交叉运算,还有变异运算,要通过“变异算子”才能加速得到全局最优解。

所以我觉得科研生态也需要一些“变异算子”,像我这种,绝对是“变异算子”、 “变异分子”。

《中国科学报》:你看起来不担心别人怎么看你。

刘本良:我会想,如果你在做一个前卫的研究,一开始就不被理解和认可,才证明可能做对了。而且,当很多人反对的时候,我就特别清净;如果许多人追捧,我觉得那会很烦。说白了,别人给我评价越正面,我越煎熬。

我也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孩子,他们在一天天长大。尽管我觉得赚钱不难,有时候也想努力赚一些钱,但凡事都有个先后主次。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宁愿把最好的青春用在尝试解决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上面。因为一个人愿意钻研的黄金期就是这十来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