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5 14:35:59
选择字号:
补足短板,中国科技期刊仍需发力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一批优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化发展稳步推进,学术交流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但是,我国科技期刊仍存在原创引领不足、供需对接不畅、转型发展不力、支撑力量不强的发展短板。”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指出。

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63种。会上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与中国作者发文规模相比,中国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发文量远不能满足现实发文需求。

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中,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补足发展短板?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创新内容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是《生物设计与制造》(BDM)的主编。这本创刊于2018年的新刊,是我国第一本生物制造领域英文学术期刊。

为何要办这本跨学科的“医工”综合类期刊?杨华勇表示,我国在生物制造和关乎人类健康的医工领域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在做大做强研究的同时要做强期刊,以此来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与期刊都走在国际前列。

“起初这个领域比较新,头一年我们以综述文章为主,最近三年都是以研究型文章为主,文章下载量增加了6倍。”杨华勇说。

2020年,BDM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选出的期刊分层中位列最高的T1级别领头刊物。2022年,国际3D打印产业权威网站在2022年生物打印产业咨文报告中,援引了BDM第一期发表的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综述文章。文章总结了近20年来9310篇科学文献和309项国际专利,认为中国在生物3D打印领域的国际科研人员投入量与发文量均位居全球第二,“这些都是与学科深度融合共筑学术影响力的动力”。杨华勇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郑永飞提到,在中国的英文期刊走向国际舞台参与竞争时,内容质量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要素。

他列举了一个调查结果:在科研工作者投稿时的关注点调查中,83.3%的人认为期刊在本学科领域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非常重要,78.2%的人认为期刊在学术评价中是否被认可非常重要。

“我们要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纯粹是迎合国际上的观点、证明国际上某个学者的观点,无论你的文章发表在哪里,实际上对中国科技的促进作用都是有限的。”郑永飞表示。

期刊人才需要“四个一流”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主编、专家、作者和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副主编刘文清指出。

根据《蓝皮书》统计,我国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总数为37295人,人员构成以采编人员为主,学历分布以本科学历为主。其中,英文科技期刊中博士研究生占比34.55%、硕士研究生占比43.56%。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科技期刊中具备良好科研背景和高水平英文交流能力或技术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紧缺。

以《先进光子学》为例,刘文清表示,这本期刊得益于主编袁小聪“把学术兼职当成专职来做”。袁小聪悉心培养年轻人,无论是否向刊物投稿的青年学者,他都愿意抽出时间,与他们讨论,热情相助。通过袁小聪的行动,越来越多的作者成为期刊的“粉丝”。

他还强调,一流的期刊也需要有一流的审稿专家和严格的审稿体系,以及一流的作者队伍支持。“期刊通过评选封面文章、亮点文章、主编推荐奖、每期优秀论文等举措,充分调动作者积极性,鼓励作者发表更多优质稿件在国内的科技期刊上。”

杨华勇认为,应当培养青年科学家成为办刊主力。据介绍,BDM 有一支由34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四国年轻学者组成的主编助理队伍。他们通过深度参与创刊及运作,具备了学术型编辑的知识与素养。

向现代知识服务转型

目前,中国科技出版小、弱、散的现状依然存在。郑永飞对当前的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现状作了一个总结:孤军奋战,没有独立走向全球市场的单个产品;缺少国际化的学术出版集团,尚未获取国际学术出版利润;创办几个一流期刊或许不算太难,但要赢得国际科技数字资源竞争,十分困难;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大多“借船出海”,出版是“短板”。

在当前情况下,科技期刊出版的出路何在?郑永飞指出,需要加快传统出版向现代知识服务转型。

郑永飞提到,自己担任主编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建立了微信号、视频号、机构博客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同时推动期刊从“定时”向“即时”生产传播转型。

“目前,传统的纸版阅读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音频能够满足‘听文献’的读者群体喜好,视频可以延伸内容知识资源,这些传播方式都有利于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读者。”郑永飞说。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也认为,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具备与国外相当的服务项目,但是整体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在服务深度和效果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优秀成果的展示只是科技期刊的使命和服务内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井喷式的涌现,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一定是知识服务,为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因此,科技期刊在服务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借助平台和技术的力量形成更高层面和更个性化的服务,融入科研全过程,提高服务的含金量。”彭斌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