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是化学家寻找晶体结构信息的首选资源库。近日,该中心正在对数据库中近1000个条目进行审查,因为一项研究诚信调查发现,数据库中的一些科学论文可能出自“论文工厂”。
经常用CCDC数据进行日常研究的科学家对疑似造假论文的规模感到震惊,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大量的条目存疑。
“这让人们把时间浪费在研究从未制造出的材料上。”美国西北大学的化学工程师Randall Snurr说,他十分惊讶有这么多的假论文成为“漏网之鱼”。
CCDC表示,992个条目可能受到影响,但这“只占总条目的很小一部分”。
自1965年以来,CCDC一直在整理有机小分子和金属有机分子的晶体结构数据,目前已整理汇集了100多万种结构。通过订阅该数据库,科学家可以在线访问检索数据。这些数据是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研究中的重要资源,被用来研究结构和分子相互作用的键与几何结构。结晶学领域的许多期刊也要求研究人员将相关结构数据存入CCDC。
是什么让这些问题数据在“论文打假”人员面前路出马脚?起因是已退休的心理学研究员David Bimler在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发表的一篇文章,标记了2015年至2022年间在结晶学和其他化学期刊上发表的800多篇造假的可疑论文,并提出其中甚至存在“论文工厂”的稿件特征。
CCDC工作人员目前正在进行筛查,并手工检查每个条目。该文章发表前,已有人对Bimler提到的一些论文中的结构产生了质疑。因此,当看到Bimler的分析后,CCDC立刻展开了调查。
到目前为止,CCDC发表声明称开始关注Bimler提及的与造假论文相关的992个条目,并删除了9篇已撤回的论文中描述的12个结构。调查仍在进行中,其他相关期刊也将对Bimler指出的造假论文进行核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21203/rs.3.rs-1537438/v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