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在进入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数字文明新时代,青少年的培养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取决于我们对人类文明进化的正确判断。我们需要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看待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
网络中的未成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保护”。
2021年11月,新华社参与调查了三十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发现孩子们“四无”心理问题明显上升:学习无动力,不爱读书;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网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是社会问题在网络中的折射和体现,只是借由网络传播得更加广泛,要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教育影响国家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的“危害”只是为青少年创造成长的良好环境。而现在的青少年是数字文明的创建者,他们能否担当这份重任才是全社会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当下的青少年主流是好的,但许多中小学生缺乏责任感、诚实精神和挑战精神。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可能比“保护”更重要!
不良作风的根源是意识,解决意识问题要靠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陶冶情感,培养一颗善良向上的心。
随着互联网进入社会各个方面,虚拟社会已经出现,虚拟社会中充斥着大量政治谣言和虚假的信息,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观歪曲、生活态度消极。
质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注重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获取、分析、判断、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养成判断信息真伪和良莠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内容过滤技术再先进也替代不了青少年区分“香花”与“毒草”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未成年人网络内容过滤和游戏软件分级的办法阻断有害网络信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比如体育运动、课外实践和艺术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不会将精力过分投入到网络世界中。比如:英国的网吧不限制中小学生进入,但很少学生进入。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试图控制技术负面影响的努力并不太成功,凸显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仍然不到位,指望人人都规规矩矩,本身就不现实。
按照人类能完全掌控技术发展的观点,不合意的结果来自个体的不道德行为,比如不顾社会影响盲目逐利。从协同进化的视角来看,监管的目的在于推动技术良性发展,不合意的结果也是技术繁衍的产物,我们的干预是促使符合人类良知的技术得以繁衍。技术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在这一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我们是否应制定政策,让用户对技术演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青少年教育不应是把他们封闭在彻底净化的笼子里,也不是为了增加他们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而是为了引导他们对社会的正确理解,明辨是非,增强免疫力,这才是持久的价值所在。
网络的发明人伯纳斯·李指出,实践证明,互联网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服务于人类,反而在很多方面辜负了人类。现在我们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其实是一种新的宣示,互联网将从上半场对效率的盲目追求,转到对促使社会公平正义、良性发展的追求上来,这是时代的必然。
决定我们发展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的控制,但这些力量本身也是自带调节机制的反馈系统。如果我们能理解它们的原理,就可以推动它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互联网尽管是我们创造的,却不是我们“设计”的。它是自己不断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人类与生物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依存又不能完全掌控。
我们用互联网创造的软件改变着我们的心智,而我们的心智反过来又改变着我们开发的软件。与其说我们是技术的设计者,倒不如说我们是技术进化过程中突变的中介。
进化生物学家凯文·拉兰德在《未完成的进化》中指出,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基因进化时期、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时期和文化进化时期。文化没有阻止生物进化,但已成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
青少年群体中富含文明进化的模因,要培养青少年成为数字文明的推进者。
值得关注的是,重点是要理解人文主义的重要作用,科学家能够研究世界如何运转,但却没有告诉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我们不能单靠科学理论来作决策,还需要用价值观或意识形态来判断。
要高度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思考,更多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社会和人生。人类比机器人强的主要是理解力,但现在中学生的短板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差,希望中小学要高度重视“语文”教育。
上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时,普渡大学计算机系曾做了一次“计算机学者的成就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相关性调查”,跟踪与溯源调查结果表明:计算机系毕业生取得成就的大小与他是否及早接触计算机相关性不大(即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学生没有明显优势),而与中学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
人们很容易理解计算机与数学强相关,但往往不太明白为什么与“语文”强相关,这是因为提高“理解能力”主要靠语文教学。阅读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写作使人逻辑清晰,思想深刻;沟通强调传递思想的理性和效率。阅读理解能力不但是对计算机学者的要求,对所有青少年都很重要。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报记者韩扬眉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