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12 18:32:23
选择字号:
科学家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中关村的故事”老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首场报告会启动

 

首场报告会现场        唐琳/摄

    7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老年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关村的故事”老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首场报告会以线上方式举行。

作为首场报告会主讲人,中科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高级工程师陈贺能,以《读懂强国历史 奋力振兴中华——从我国首颗原子弹多个关键技术被攻克说起》为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中科院广大科研人员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陈贺能首先从亲身接触过的三位“两弹一星”元勋讲起。钱三强放弃卓有成就的科学研究,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专心从事科学组织工作,一句“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诠释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面对苏联科学家留下的关键数据,周光召凭着深厚的物理功底,巧妙地构造了一个理想模型,有力地证明了苏联专家教学模型的数据有误,放倒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展现了中国科研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王大珩带领团队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主持研制的光学仪器成功采集到原子弹爆炸核爆区域的一手影像资料,为今后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在这项载入新中国科技史册的重大国防工程背后,还有一批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科学功臣:著名放射化学家杨承宗放弃高薪,毅然回国,带回原子能物资装满了13箱;中科院院士王承书告别丈夫和孩子,背起行囊,往返于北京与大西北之间;有着“半导体”称号的核物理学家黄祖洽,成为当时唯一同时参加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在中央的号召和领导下,中科院参加“两弹一星”相关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2/3,开拓了原子弹氢弹事业,参与了导弹运载火箭事业,奠定了人造卫星事业,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呈现出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中科院开展“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以下简称“专项工作”)。在“专项工作”的框架下,中科院老年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携手打造“中关村的故事”老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于2022年7月起开展6期报告,内容涵盖钱学森、华罗庚、吴征镒等老一辈科学家故事等,通过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引导全院干部职工传承践行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老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主动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