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张丽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7 14:50:13
选择字号:
赵波:把实验室搬到农户生产田的甘薯专家

 

赵波(中)为农民讲解甘薯种植  北京农学院供图

十几年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波做过一个种植户行为分析的调查研究,发现70%以上的农民最希望得到新品种支持,其次是机械化种植技术扶持。因此,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新品种、简化栽培技术。“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他们最需要什么,我们就从哪里入手帮助他们。”

他的足迹遍布北京郊区各个乡镇,完成了北京甘薯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北京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甘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日前,他评为“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推广新品种,他把实验室搬到农户的生产田

赵波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2016年以来,他在北京郊区甘薯生产田中设置新品种试验示范田,引进烟薯25、普薯32等甘薯新品种。经过当地生产评价和市场反馈,密云区高岭镇石匣甘薯种植合作社确定了普薯32为主栽品种,带动密云全区的甘薯品种更新。房山区甘薯新品种亩产量达到3000千克以上,形成以新品种为主、老品种为特色的甘薯品种搭配模式。在平谷区夏各庄镇,新品种的引用使甘薯亩产量由700千克提高到3000千克以上,每亩平均产值达到9000元。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定要体现在农民鼓起来的‘钱袋子’上。”赵波笑着说,“只有这样,农民的积极性才会更高,我们才能达到科技兴农的目标。”经过2016至2020年前后共5年的努力,北京地区第五代甘薯新品种,由点到面、由村到镇、由区到市全面更新,应用面积从2016年的不足5%,发展到2020年的95%以上,实现了甘薯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更新换代,产量从1500千克/亩增加到3000千克/亩以上。“甘薯新品种符合市场对鲜食品种口味和外观品质的要求,销售价格增加,甘薯种植户经济收益显著提高了。”

推广种植技术,他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

甘薯新品种推广和更新换代要和种植技术的推广紧密结合,才能效率更高。“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少,村中多为妇女和老人,所以就需要提高机械化来解放劳动力。”赵波探索了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利用调整种植疏密程度来控制甘薯形状,并将薯苗浅平栽入土中来增加结薯点从而提高产量。

但新技术的推广是个缓慢的过程,“最开始我到农村讲课培训,年龄大的种植户并不认可,我前脚讲完课刚走,后脚他们还按照自己的方式种植甘薯。”

赵波意识到,种植技术的推广,不能只通过讲课,还需要通过试验示范、现场参观、现场指导等手段,才能够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农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我就下田示范种植新技术,等到秋天甘薯成熟了,再带领大家看看成效,种植户们发现用我教的种植方法可以结出更多果实,就渐渐转变观念,接受新技术了。”

为了提高甘薯的商品率,提高亩效益,每年一到甘薯栽插季节,赵波就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示范推广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甘薯生产田的栽植密度由10年前的3000株/亩,提高到现在的4000株/亩以上,密植浅平栽技术的应用率由30%提高到现在的80%。密植浅平栽技术使残次薯块比例明显减少,甘薯的商品率从70%提高到85%,亩效益提高20%以上。

除了推广甘薯种植技术,赵波还致力于推广先进的冷床育苗技术,提高北京甘薯育苗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北京地区成功推广了新型的甘薯冷床育苗技术,在设施选择、苗床建造、种薯码放、覆土厚度、温度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薯苗百株重量从250克提高到500克以上,秧苗质量显著提高,能耗和污染明显降低。

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一线,他和农民成为朋友

参与北京地区甘薯技术推广工作以来,赵波的足迹遍布了北京郊区各个乡镇。近10年来,他累计下乡1500余天,进行甘薯生产技术培训79次,培训农民2800人次,调查甘薯生产单位24个,走访农户230余次。累计帮助生产单位和个人建设甘薯示范田27000亩,指导建设冷床甘薯育苗床4.5万平方米,指导建设甘薯贮藏库3座,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栽培新技术3项。

让赵波坚持多年如一日深入“三农”一线进行技术推广的,除了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还有农民对新技术的渴盼和对他的认可。

有一次,赵波在密云一个农村合作社培训,他发现自己每说一句话,旁边的村民就比划一下,后来得知那人在用手语“翻译”给他的听障同伴,“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村支书告诉我,这位听障村民学会了这项技术,一天能挣八十块钱,自己的生活就有着落了。”通过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赵波帮助很多无能力、无条件外出就业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创收,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的决心。

现在每个月赵波都会去农民的田里看一看,了解村民目前的种植情况及需求。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农民从心底里认可他、尊敬他。“每次到村里,村民们会跟我聊种植的情况、拉家常,还会热情地邀请我到家里吃饭,我知道他们已经不把我当成‘专家’而是朋友,这让我觉得很自豪。”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