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6 9:04:47
选择字号:
从科研舞台走向抗疫战场

 

■本报记者 李晨阳

看到中科院上海分院发出第二批志愿者召集令,张晓明和其他8名同事第一时间报了名。他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一家研究病原微生物和人类传染性疾病的专业科研机构。

“我跟传染病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但从未像这次一样,与病毒短兵相接。”在他看来,这是真正的前线。

上海新冠疫情暴发后,中科院沪区党委、上海分院团委第一时间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出“抗疫守沪”倡议书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志愿者紧急动员令。经选拔后,共两批次135名志愿者支援PCR检测一线,从3月18日至4月1日,累计服务时长9400小时。

这些志愿者来自上海巴斯德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7家单位。他们从一个实验室赶赴另一个实验室,从科研舞台走向抗疫战场。

“国家队国家人”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晓明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加入了与这种新发传染病的战斗,在新冠病毒抗体研发中取得多个成果。

当新冠病毒“兵临城下”时,张晓明并未感到害怕。“我们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里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是国家队、正规军,在上海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有责任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张晓明的同事、上海巴斯德所副研究员徐咏芬也是一名活跃的战士。她连续参与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活动,被临时任命为上海凤凰实验室中科院方“总技术工程师”。

她抵达前线时,上海第一个核酸检测硬气膜实验室——凤凰实验室才刚刚建成。各种实验仪器均已就位,但还缺少成文的操作规程。徐咏芬马上意识到,这样不行。

“PCR检测看上去简单,但对细节和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规范化。”徐咏芬说。她凭借丰富的P2实验室(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操作经验协助制定了PCR检测的操作规范,还牵头建立了一套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急需的工作规范流程,将核酸检测效率提升了4.8倍,同时保障了操作安全,受到方舱实验室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关键时刻,不下火线

与病毒“亲密接触”的日子非常艰苦。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动辄就是8~12小时不吃饭、不喝水的繁重工作。等到任务完成后,往往眼睛已被水汽打湿,手指也被汗水泡烂。

但在张晓明的讲述中,一切仿佛举重若轻。“我们本来就常在P2实验室工作,这种防护服也经常穿。跟其他队员相比,我们更适应这种工作环境。”

只有提到同事们的付出时,这位PCR检测志愿者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心疼的语气。“我们最年轻的队员冲在夜班第一线,由于检测结果有时效要求,夜班工作往往更加紧迫繁重,队员们早晨下班后,边吃早饭边打瞌睡,有的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回到临时宿舍‘秒睡’。还有的老师在工作中胃病突发也不肯休息,服药后坚持完成全程志愿工作。”

“对我们来说,这段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磨砺了我们的队伍,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张晓明说。

青春风采,使命担当

上海分院派出的PCR检测志愿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35岁以下的青年占志愿队总人数的90%。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时时展现着青春的活力和乐观。

第二批志愿工作晚班班长窦艳侬,来自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别看她身材娇小,却有着巨大的能量。

因为“觉得自己比较能熬夜”,她自告奋勇地选择了从凌晨开始的晚班。样品经常集中在晚上送来,“晚班+加班”,需要通宵连续高强度工作12小时,很多成员都经历了作息调整的“阵痛期”。作为被指定的晚班班长,窦艳侬的压力尤其大,最初几天几乎都没怎么睡觉。后来,她想出一个好主意,利用休息时间做了PPT,写清楚所有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把班次安排得井井有条。

第二批志愿者中班样本分装区组长冯旗,来自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也是本单位的领队。样本分装区设有“样本复测”,专门对“疑似阳性样本”进行开盖再分装,必须既“胆大”又“心细”。为了确保“复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他主动提出担任该职责。“作为单位领队且分装区最年长的,更应该哪里困难去哪里、哪里危险去哪里!”

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冯旗组长对大家的关心和照顾,“如朋友又似兄长般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尽可能的照顾”“安安静静坐在生物安全柜前认真仔细地操作,感觉浑身闪闪发光”“兼具中年人的睿智担当和年轻人的冲劲与韧性”……都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李浅汐,是首批夜班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刚开始的磨合期里,她一个人就负责分装区的9台仪器。

她打趣自己像个“千手观音”。“一台仪器上样运行后,马上要操作下一台;还会遇到样品管规格同仪器不符,需要手动分装的情况;完全来不及思考,只希望尽全力把能做的做好,不在自己的环节拖大家后腿。”

当然,这支队伍里,还有一位差点超龄的“青年”——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佐仁。他是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担任第二批志愿者总领队、中班班长,也是样品扫描区的一员。“看到招募要求,我一算,自己年龄刚好符合上限条件,几乎没做太多考虑就报名了。”他说。

队员们用“热血可靠的定海神针”来形容这位总领队。在感染病例数量居高不下、援沪医疗队还没抵达上海时,王佐仁鼓励大家:“在国家有需求的紧要关头,作为中科院人更应挺身而出,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实现科技报国的初心。”

这些青年志愿者,从上海分院与 相关的各大科研院所蜂拥而来。在与病毒狭路相逢的战斗中,他们充分彰显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展现了青春的使命担当。正如张晓明所说,“我们切身体会到, 关乎国家生物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担负起肩头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中国科学报》 (2022-07-0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