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长五系列火箭相伴20多年,总设计师李东已把它刻进心里 |
那颗“摸一摸火箭”的好奇心始终未变 |
|
李东带领团队将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两型火箭从一张白纸变成了“托举”探月、探火、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主力箭”,结束了我国没有大型火箭的历史。他把每一次发射都当作首飞,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腾飞,铺就中国通往航天强国的道路。
在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简称“长五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的办公室里,大大小小的长五系列火箭模型在办公桌、落地窗旁、橱窗里静静矗立。
“工作累了抬头看看它们,就像看到了自己数十年的航天岁月。”自1992年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李东与长五系列火箭相伴了20余载。
这些年来,他带领团队将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两型火箭从一张白纸变成了“托举”探月、探火、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主力箭”,结束了我国没有大型火箭的历史。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李东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好奇少年到火箭专家
李东与航天结缘,既有巧合,又仿佛命中注定。
少年时,李东总爱仰望星空,闪烁的群星让他心生好奇。直到在《人民画报》上看到长征三号火箭,他对航天有了最初的向往:“我要考和航天有关的大学,没准将来就能摸一摸火箭呢。”
他如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那年,机缘巧合,李东看到了长征三号火箭实物,决定为了梦想再努力一次,更靠近火箭一点。随后,他考上了火箭院自培研究生,成为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的学生。
毕业后,他留在火箭院工作,开启了与火箭相伴的日子。
2005年,李东被任命为长五火箭总设计师,彼时,还不到40岁的他踌躇满志:“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需要一枚新型大推力火箭来结束中国没有大型火箭的历史!”
实现大型火箭的突破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前路困难重重,但李东和研制团队下定决心:拼一把,没有路那就蹚出一条路!
240多项创新造“巨箭”
“在长五系列火箭研制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哪项技术的攻克过程最难?”面对这样的问题,李东每次都是思考几秒,然后说:“每一项都很难,每一次抉择都关系重大。”
是啊,太多了。刚立项的长五火箭就像一张白纸,不知道从哪儿下笔、怎么走笔。火箭直径从3.35米跨越到5米,运载能力成倍提升,但研制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放大、累加,必须采用大量全新的技术闯关。
李东率领团队突破了24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采用新技术比例达到90%以上,远超新型火箭新技术比例不得超过30%的国际惯例,研制工作量是以往火箭的近5倍,这也意味着风险成倍增加,“保成功”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期完成研制任务的底线没有留给李东慢慢抉择的时间。关键技术能否突破、新技术能否真正做到吃透、飞行风险是否辨识全面并控制有效……午夜梦回,这些问题盘旋在他心头。紧张到无法入睡的夜晚,李东一遍遍梳理思路,寻找更好的突破口、做最经得住推敲的抉择。
不但要及时抉择,还得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抉择。李东说:“总设计师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我之所以能快速、准确做出评判,来源于团队的分析和反馈。”
2016年11月3日,长五火箭首飞成功。十年磨一“箭”,李东终于率领团队擎起了“巨箭”。
908天终获涅槃重生
在长五系列火箭研制团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发射成功了,只能高兴两个小时;如果发射失利了,就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2017年7月2日,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研制团队期盼成功的热切心情随着直线下坠的火箭一起坠入冰窖。
跨过了研制、创新的一道道坎,归零、复飞的难题摆在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面前。
但是这个过程又谈何容易?造成发射失利的“元凶”躲在层层迷雾之后,研制团队在黑暗中蹚了无数条路,却一次次发现都是死胡同。
那段时间,尽快完成排故和复飞像巨石一样压在研制团队成员胸口。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任务需要,总指挥王珏和李东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电脑和手机上的消息都第一时间回复。
在黑暗中苦熬了908天,2019年12月27日,长五遥三火箭复飞成功!
李东和研制团队把心血都倾注在长五系列火箭这个“孩子”身上,却忽视了自己的孩子。李东曾说:“多年后,当孩子们问起我在那些缺席他们成长的日子里都做了什么时,希望我的回答和回忆不止有愧疚和遗憾。”
或许,长五系列火箭一次次成功腾飞,就是李东给他们的答案。
把每一次发射当作首飞
聊起自己总是一两句带过的李东,说起整个研制团队却滔滔不绝,“团队”两个字被频繁提及:谁为了任务推迟了婚礼,谁是最年轻的指挥员……这些,他都一清二楚。
在团队成员眼中,李东是一个冷静的人,首飞成功那晚,所有人都很激动,他很平静;失利那晚,很多人掉下眼泪,他也很平静。
李东对技术追求完美,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团队。“一个方案,不但要知道它为什么可行,还要知道它的边界”“一项技术,不但要知其所以然,还要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整个团队都对技术精益求精。
在李东眼中,研制团队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他说,不是自己的风格影响了团队,而是这个团队过硬的作风,成就了长五系列火箭,也成就了自己。
与长五系列火箭相伴20多年,多少青丝变华发,李东少年时那颗“摸一摸火箭”的好奇心却始终未变。
“每一次发射都是全新开始,也是检验整个火箭研制过程是否合格的最后一关。”李东要带领团队用一发又一发的成功,铺就中国通往航天强国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火箭发射1次成功不叫成功,10次成功也不叫成功,只有始终怀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把每一次发射都当作首飞、把研制过程的每一步都走踏实,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