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4 15:32:56
选择字号:
研究称发展生态产业是宁南山区高质量发展关键

 

固原云雾山草地恢复效果。   张行勇 摄

 

黄土高原等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经过近几十年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逆转,但生态环境脆弱性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生态脆弱区面临着既要保护绿水青山又要创造金山银山的双重任务,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宁南山区(包括固原市全境和海原县)就是其典型代表。

宁南山区总面积1.98×104平方公里,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的30%,总人口165.65万,占宁夏地区总人口的23.8%。该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固原市西吉县、原州区和中卫市海原县地区,旧称“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有关机构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有“苦瘠甲天下”之说。但是,该区又位于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不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重地,也是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当前该区域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仕稳、韦伟、山仑等在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的支持下,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系统地调研了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探讨了该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对策,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出版的《水土保持通报》上。

生态产业一般指将生态工程的各项指标运用于生产经营和进行经济服务的各个行业中,使之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王仕稳研究员说,我们所研究的生态产业主要指大农业领域的相关产业。

调研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精准造林等重大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使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土壤保持、固碳、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有了较大提升,为宁南山区创造了丰富的林草生态资源。这些资源也为该区发展区域特色、绿色优势的生态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为此,近年来宁南山区在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时生态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该区农业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2亿元,增加了9倍。

目前,该区已初步形成了旱地粮食作物、草畜业、特色经济林果、冷凉蔬菜和中草药5大生态农业产业;苗木花卉产业、食用菌等新型生态产业也逐步发展。该区的生态产业特色明显,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且发展态势良好;草畜业、冷凉蔬菜经济效益较好,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区域脱贫贡献较大,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发展潜力较大。

然而,宁南山区的部分领域还存在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脱节,生态产业布局和资源匹配不尽合理的问题。例如,草畜业作为宁南山区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但在设计退耕还林草、天然草地恢复、人工草地建设时对如何有效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考虑;部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未能突破,科技支撑能力薄弱,产业人才缺乏。研究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策法规上自然保护和生态红线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愈加明显,导致产业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布局不合理。例如,封山禁牧等政策导致对恢复较好的草地难以合理地利用。这一方面浪费自然资源,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植被的可持续更新;对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划分导致部分低效的水保生态林既不能有效发挥生态效益,也不能转化用途产生经济效益。

为此,论文作者为宁南山区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条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协同发展,优化生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二是基于流域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和布局。三是破解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例如,着重发展粮草轮作和淤地坝的高产禾草种植技术,提高种养结合度,探索天然草地机械收割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饲草缺乏和与粮争地及草地的持续更新问题;建立长期的研究基地,开展经济林果等引种育种工作,解决特色经济林果适宜品种缺乏问题及晚霜冻的预警和防治技术研究及综合示范等。四是拓宽生态产业,探索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五是破解人才困局,解决区域发展中的人才限制问题。如针对宁夏科技需求,吸引和稳定中东部的科研团队,开展长期稳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协助培养当地人才是发挥外部科技力量对区域产业发展有效支撑的关键,也是快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限制的有效途径;在东西部合作等科研项目设计上应适当延长项目期限(由2~3 年延长至5~8 年以上);同时应引入揭榜挂帅机制,优先选择在宁夏设立长期科研基地并开展相关研究的团队,重点支持这些团队和基地在宁夏开展长期稳定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引导本地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并加强对回乡创业人员的支持和培训,以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回流,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tbctb.alljournal.com.cn/stbctb/article/pdf/2022024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