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守护高原上的“万顷碧波” |
——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吴庆龙 |
吴庆龙查看抚仙湖水质情况。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供图
■李梦倩
身为“国家人”,肩扛“国家责”,这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吴庆龙一直践行的使命。
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近20年来,他带领团队扎根祖国西南边陲,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用赤诚与实干书写了一名党员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二十年忠一事 守护万顷碧波
作为高原深水湖泊的典型代表,抚仙湖是我国西南生态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环境科技工作者,保护好这一湖清水责无旁贷。”面向这一“国家责”,吴庆龙踏上了守护抚仙湖万顷碧波的征程,二十年忠一事。
近年来,吴庆龙组织国内外40多名科研工作者开展大规模的全湖调查。每日在水面上工作数小时,一干就是好几周。辛勤付出换来了大量数据和样本,科研人员对抚仙湖水质情况和生态健康状况有了系统而深入的判断,为后续的研究和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庆龙等人发现,沉积物污染蓄积和流域面源污染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重要原因。他一方面带领团队开展大规模沉积物污染调查分析,评估沉积物磷的蓄积量、释放潜力及其潜在湖泊生态效应,另一方面组织国内优秀专家团队,精准识别流域面源氮、磷污染来源,提出精准减排方案。
在全面调查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团队因地制宜,研发和构建了环抚仙湖污染控制湿地系统,有效削减入湖氮磷等污染。该系统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标准之一。
发挥院地合作纽带作用
治理抚仙湖非一日之功,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吴庆龙念兹在兹。
云南锚定绿色发展目标,聚焦高原湖泊环境治理,但急缺高端科研人才,急需注入科技动力。这与吴庆龙“服务地方做有用科研”的初心不谋而合。
2014年,吴庆龙集成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湖泊领域方面的研究优势,有效对接玉溪市人民政府的治理需求,牵线搭桥共建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
在中科院和地方政府等多方支持下,抚仙湖站已经入选首批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管理,成为坚实的高原深水湖泊综合研究基地。
近年来,依托抚仙湖站的监测数据和科研成果,研究团队每年为抚仙湖管理局提供多份监测和分析报告,并围绕高原湖泊保护的长远问题撰写咨询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
2018年春节刚过,抚仙湖发生藻类异常增殖事件,影响局部水质、生态和景观。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吴庆龙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开展调查研究,研判暴发原因,为地方政府的有效应对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吴庆龙利用挂职抚仙湖管理局的机会,为一线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用透彻的认识打开管理工作新思路。他还组织研究所多名科研人员与抚仙湖管理人员开展深度交流,确保科研成果与治理实践密切结合,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甘为人梯 传递接力棒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吴庆龙深知要把守望抚仙湖的接力棒传下去。他把发现、培养、举荐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任,言传身教,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为科学事业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湖泊科学研究有大量的野外工作,他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耳濡目染下,团队成员养成了能吃苦、能拼搏的精神。他还经常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不断探索和尝试研究方向,走崭新的道路。
吴庆龙在科研实践中言传身教,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又敢于放手,帮助青年科学家快速成长。团队中一批年轻研究人员已能独当一面。目前,在抚仙湖站的研究队伍中,半数以上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力量。
此外,吴庆龙坚持以党建引领科研。科研任务在哪里开展,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党委委员和抚仙湖站站长都是重要的岗位,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不管是党建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是科技强国的一部分,都要做好做实。”吴庆龙说。
他十分注重党建的引领作用,讲授《如何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专题党课,鼓励年轻人扎根台站;开展“不忘初心、创新为民——党建和科研工作双促进座谈会”,从党建上引领科研方向,从科研上检验党建成果;邀请研究所离退休科研人员来抚仙湖站调研,畅谈老一辈科学家的信念和情怀,引导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湖泊生态保护是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关键之一。面向我国西南高原湖泊生态保护的现实需求,吴庆龙带领团队用科技力量守护着抚仙湖的“万顷碧波”。
(作者单位: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22-06-0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