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帅俊全 文永毅 焦健等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6/3 13:12:19
选择字号:
上下求索家国情丨邓稼先:如果有来生 我还选择中国

今天(3日)是端午节,我们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感念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家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择日,神舟十四号即将升空,中国航天人正在为科技求索的新征程全力以赴。

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端午特别节目《上下求索家国情》,讲述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以身许国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先通过一张照片,走近为中国核武器研制沥尽心血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

这张照片定格的是1986年端午节后不久,邓稼先与杨振宁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见面。此时的邓稼先因为癌症晚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 游泽华:照片上的邓老,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他嘴角上没有擦干净的血迹。我们看见他是在微笑,其实当时他病情严重,体内还在不断出血。

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最亲近的同学和好友。2021年,杨振宁在百岁生日的演讲中,讲述了一段他和邓稼先鲜为人知的往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句话出自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到新中国时,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杨振宁对着当年共同意气风发许下报国志向的儿时同窗深情喊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我觉得今天,50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是以后50年,是合了你“共同途”的瞩望。

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邓稼先成长在国难深重的年代,195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这位只有26岁的“娃娃博士”就带着科技报国的夙愿毅然回国。1958年,邓稼先接到一项绝密的任务,研制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邓稼先妻子 许鹿希:那天他回来比较晚,他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后来问他我说调哪去,他说不能说。我说做什么事,他说不能说。我说你给我一个信箱号码,我们通信,他说大概也不行。他说如果我能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给家人留下这样一张全家福,刚满34岁的邓稼先开始了28年的隐姓埋名。他带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借助手摇计算机等简易设备,经过无数的计算和思考,测算出了原子弹模拟爆炸的全部参数。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邓稼先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新中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32次都有他的身影,15次更是邓稼先亲自指挥的。在1979年一次空投试验故障中,邓稼先奋不顾身检查核弹碎片,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邓稼先妻侄 许进:有这样一批人,无私地、忘我地放弃了自己很多的幸福的生活和学术的前进,最后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祖国,所以今天我们“两弹一星”才有这么显著的成就,我们国家的安全才有这么可靠稳定的支撑。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邓稼先隐藏了28年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即使躺在病床上,邓稼先也没有忘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和老搭档于敏等人写给中央的建议书,直到今天都对中国的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是邓稼先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事。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 游泽华:邓老去世前,我陪他去过一次天安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他说,小游,以后国家强大了,你一定要来看我,多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我还记得邓老最后跟老伴说的话: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邓稼先和杨振宁跨越半个世纪的理想之约,正在见证更多科研工作者的同向而行。

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和邓稼先有着相似的奋斗历程,黄大年曾在朋友圈里这样纪念自己的偶像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

此刻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正在为神舟十四号的发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对他们来说,前辈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两弹一星”是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副主任工艺师 许帆:“两弹一星”的精神会指引我们继续开拓创新,不管是目前的中国空间站,哪怕是未来的载人登月,我们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 肖志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功勋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台记者 帅俊全 文永毅 焦健 崔霞 李厦 陶嘉树 张艳 葛利鑫 四川台 绵阳台 梓潼台 吉林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