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群。资料图片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5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刘振群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以此追忆前辈先贤创业艰辛与辉煌,激励我辈守正创新、奋勇前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刘振群子女应邀出席活动。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以刘振群同志等为代表的前辈师长都是全体华工人学习的榜样。”章熙春表示,刘振群同志作为校长,深谙教育规律、引领改革创新,不负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职责使命;作为师长,潜心治学、倾心育人,不愧为引领青年师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他一生奉献华园、一生精研学术、一生培育栋梁,其拳拳爱党爱国之心、深深育人育才之情和浓浓学术学人之志,给我们留下了极具价值、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介绍,刘振群(1922-2007),中共党员,教授,中国著名陶瓷科技泰斗,热工专家、教育家,提出窑炉热工理论,为建立中国陶瓷现代化体系开创了一条新路,执教50余年为国家培育出大批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1952年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时期硅酸盐专业的主要筹建者之一;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粤陶之子”五星级勋章、“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
“制造陶瓷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这是刘振群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在研究陶瓷制造工艺的同时,他还专注于探寻窑炉的历史。当时国内不少陶瓷工作者根据考古发掘的瓷片资料,认为瓷器起源于汉代,刘振群认为这是不确切的。“瓷器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是关系着中国文明史的大问题,搞不清楚,就可能自己否定自己。”为此,他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当时交通不便利,但为了考证福建新发现的古代窑炉,他硬是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小时到达窑炉。
最终,他通过对大量古窑炉的实地考证,认为陶与瓷的分界线关键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而制造陶瓷的龙窑和馒头窑是我国南北两地同时在战国时代由升焰窑发展而来的,因此我国瓷器的产生时间是战国时期。“战国出瓷”说在全国古陶瓷学术会议上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从浙江绍兴、广东增城发掘出的古龙窑和瓷器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严治学、宽待人”,这是师生对刘振群的评价。刘振群在校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刘振群更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学科专业、形成办学优势,整顿校风、教风和学风,将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科研工作上来,形成了积极发展的新局面。他心怀教育强国的大格局、大担当、大志向,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术造诣高超深厚、知识涵养宽广渊博、治学治教严谨求实,成为华南理工人心中永远的“大先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