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 13:29:19
选择字号:
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魏达:我与时代“同呼吸”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大幕拉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脚印”烟花一路绽放至鸟巢,正如开放、包容的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那一年,“低碳”这一概念也正在走进大众的生活。

也在那一年,魏达从北京玉泉路出发,抵达青藏高原,开启日复一日的温室气体采样工作,与“碳”打上交道。春去秋回,他每年都要登上高原,聆听青藏高原的“呼吸”。

紧接着的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低碳”浪潮,中国也不例外。大会上发生的种种,让魏达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

时间拨至2022年,北京再次迎来奥运会。我国在场馆内外启用了众多前沿科技,诠释绿色和科技冬奥,让世界记住了中国“零碳冬奥”。而“低碳”、“零碳”以及“节能减碳”等概念,早已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

中国更是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魏达也从“青稞”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研究学者。虽已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夜”是在青藏高原度过的,但他深深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已与国家发展紧紧交织在一起。

他不只是“聆听”青藏高原的“呼吸”,而是和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魏达在野外科考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供图

坚守高原 多年如一日聆听植物的“呼吸”

至今,魏达都清晰记得“2008年6月20日”这个时间节点。当时他在国科大的课程大多已提前修完,导师便让他启程前往西藏,参与碳汇研究的项目。

而后每年的5月1日,都是魏达的“劳动节”。五月初,温度回暖,高原的植物返青,呼吸作用过程更容易观察,科研人员就以此为节点开始相应的监测工作。3月初,魏达便着手采购上高原需要用的器材,准备齐全后打包托运至西藏。接着自己也动身出发,抵达台站后,休整一两天,于5月1日正式开启这一年的工作,颇有仪式感。

因为植物的呼吸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频率较快,再加上点位里涉及多种植被类型,需要连续观测,所以科研人员每一周就要进行一轮样品的采集,周而复始。“我们一般上午采集,中午到晚上就测样品。这样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国庆节,结束后就带着满载数据的记录返回北京。”魏达回忆。

在高原工作,需要克服气候带来的种种不适。天气多变,刚刚还是太阳普照,转眼大雨或冰雹来袭,魏达常常懊悔自己不能未雨绸缪。刚开始野外台站连测样品的设备都没有,最难的是邮寄样品,从观测站到县城有5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海拔5190米的垭口。魏达坐着摩托车,艰难摸索在高原公路上,脸和双腿冻到没有知觉,到了县城需要很久才恢复。

扎根在一个观测站,魏达就这样干了八年。前几年主要侧重于对植物自然过程的观测,后期则主要做控制实验,模拟气候变化的情况并观察植物呼吸通量的变化。

在这期间,魏达采集了数万个空气样品,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0篇国际旗舰论文,其中在高原连续监测多年的成果投稿至全球变化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全球变化生态学。这些工作成为中国科学院碳专项的代表成果之一。

魏达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供图

从点到面 走遍高原布局碳汇网络

基于八年的观测工作,魏达感觉手艺练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谋划将工作拓展,由点到面。一步一个脚印,魏达踏遍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藏区等,走遍高原25个野外台站,只为获取更多第一手的实测基础数据。

野外过程中,雨雪冰雹大风和硬饼子咸菜都是“家常便饭”。但苦中有乐,例如在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启后,他们采集了高寒湿地、滑塌和热融塘等典型高寒地形的大量样品,累积获取了3600余条监测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涉及的台站变多,人工采样已经无法满足。为了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碳汇,目前团队已经在高原上架设了15套涡度相关监测系统,涵盖长江源、黄河源、羌塘盆地、喜马拉雅山等地理单元,超前布局碳汇监测网络。

“以前靠人工,我们只有以‘50cm*50cm’为一个样方进行监测,而仪器可以监测方圆百米内植物的呼吸过程,且频率极高,能达到一秒十次。”魏达的目标,就是能在高原上形成一个系统的、植被种类覆盖齐全的观测网络,让这些“忠实可靠”的仪器,持续为认识青藏高原碳汇提供数据。

野外仪器架设过程也充满惊险。2020年,国庆节期间,魏达带着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共6人,驶进可可西里无人区。刚出发十几公里,荒无人烟之地突然窜出一头棕熊,一路跟着他们的车跑。

不知何时,两头野牦牛也加入了“追车”队伍,甚至从几百米外的侧面向车发起冲刺。野牦牛以速度快和蛮力著称,此前科考过程中就发生过越野车被野牦牛掀翻的事件。好在魏达和队友们临机应变,让前面一辆车向前跑,后面一辆车掉头向后跑,野牦牛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渐渐精疲力竭败兴而归。为了保险起见,晚间休息时,课题组决定就睡车里,方便撤退。

尽管有危险有辛苦,高反也时不时让人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但青藏高原一望无垠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以及隐藏在广袤大地上还未被揭晓的“秘密”,都让魏达心驰神往。“不光是我们,地学研究领域里其他同仁们都对这个地方充满好奇。”

坚定信念 碳排放权就是国家的发展权

通过长期定位观测、野外科考监测、野外网络建设相结合,魏达和团队认识到青藏高原碳汇是此前科学界预期值的4倍,气候暖湿化和生态管理有利于碳汇提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这些工作一方面为认识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碳汇变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也有效服务了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青藏高原碳相关政策的制定。

“碳中和就是达到陆地碳汇与人类排放的平衡,我们研究的就是青藏高原究竟能够‘吸收’多少碳,而碳吸收量就意味着排放权,排放权就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权。”魏达深感责任重大。

其实在刚刚踏入这个领域时,魏达还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本科期间,魏达攻读的是城乡规划,研究生考取的则是自然地理专业,接着才被导师安排做碳源、碳汇方向的研究。起初他还不是很理解,因为以前学规划设计,最后都能具化成一条路、一座小镇或者一个工业区。“做碳汇,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当时中国当时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国,会上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压力,而中国必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魏达听闻了会上的种种,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

提升碳汇,就是提高发展空间。而做好碳汇工作第一就是保住“基本盘”,魏达之前和目前仍在做的工作就是摸清青藏高原的碳汇“底子”,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还要主动作为,他和团队也关注青藏高原生态工程在碳汇上的作用,为提升碳汇争取更多手段。

回望走过的路,魏达感叹,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并不长,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只干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却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都是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但从事的工作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真的感到荣幸。”

所以他感恩于带他入行的导师和一路同行的课题组成员,更感恩这个时代赋予的机会和使命,只愿能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