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29 20:39:57
选择字号:
中国天文学的“黄埔军校”70岁了,现状如何?
——专访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向东

 

南京大学天文学科被称为中国天文学界的“黄埔军校”。1952年成立的南大天文学系,是中国第一个天文系,也是我国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文学科作为南大的“王牌”学科,在每次学科评估中都独占鳌头。

作为中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南大天文学发展如何?从一枝独秀到满园竞芳如何保持活力?又如何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天文学系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

《中国科学报》:中国天文学“黄埔军校”发展现状如何?

李向东:南大天文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与水平在全国高校中一直保持领头羊的地位。无论是在教育部首轮“一流学科”建设评估、还是这几年在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推出的学科排名(如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以及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一流学科排行榜)中,南大天文学科都位列榜首。

我们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四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在专职教师中占比超过60%。与兄弟单位相比,在城市区位、经费投入和教师收入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科学报》:从70年前南大天文系一枝独秀到如今与中科大和北大天文系等后起之秀竞芳。您如何看待这种竞争性?

李向东:这个问题要放到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南大天文学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天文系,跟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力量最为雄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枝独秀,优势相对明显。但这对中国天文学发展来说并非好事,说明我们整体队伍的体量太小、发展太慢。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天文学发展驶入快车道,很多高校大力发展天文学科,大批留学青年学者归国,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南大天文学科的相对优势缩小了。但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国重视基础学科,天文学科人才队伍的体量大了,活力更强了。

《中国科学报》:南大天文学院如何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李向东:在培养和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方面,我们一靠情怀,二靠机制。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让青年教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对天文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我们在南大率先通过“准聘-长聘”制度面向全球招聘青年人才,为每位应聘者设立招聘委员会,邀请本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按照国际标准对候选人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入选者不管有没有获得国家人才计划支持,均享受具有竞争力的生活待遇和经费支持,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创造性工作 。

《中国科学报》:作为“王牌”学科,南大天文学有哪些优势?学科发展是否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应对?

李向东:南大天文学科是国内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我们有6个学科方向,优势都比较强,其中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是特色学科,在国内的优势更大一些,但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在学科发展方面,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培根固元,保持特色;另一方面,开拓创新,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保持活力。比如高能天体物理方向原来主要研究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等,依托原有的研究基础近年来拓展了时域天文学和引力波天文学的新方向,从数据分析、理论研究延伸到设备研制,发展的路径更加开阔了。

《中国科学报》:南大天文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生培养现状如何?

李向东:无论是从招生人数还是从培养质量来说,我们在国内都处于第一方阵。南大天文学科每年招收本科生5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各20多人,在天文领域招生人数是最多的,培养质量在国内也名列前茅,学生的学位论文多年来连续入选国家级、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和本科学位论文。例如,2019年发布轰动全球的超大质量黑洞M87*的照片,这项工作就有我们的研究生和老师的参与,他们与合作者在2020年一起获得了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报》:以南大天文学院为例,我国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国际一流?与国际上相比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李向东:一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点,我们培养的优秀的毕业生与国际上同类人才在综合水平和能力上相比并不逊色,他们的长处是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因为高校缺乏先进的大型设备,学生在动手能力上相对弱一点。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相对欠缺重大的原创性成果,这一点今后需要加强。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参照国际学术标准,另一方面也在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标准的道路,强调“德识能”三位一体综合培养,在评价人才培养效果时不仅看他们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成果,更注重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创新潜力。

高校教师同时承担着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任务,相比于科研院所的同行,工作的压力和强度更大一些。但我们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认为培养一流人才比自己发表一流文章更重要。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国家的科研、教育、航天等部门发挥了骨干作用,我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中国科学报》:您对当前的天文学人才培养有何建议?

李向东:从学科发展来讲,目前国内的人才培养在数量上是足够的,但从国家需求来说,人才培养的结构还需要做适当调整。我们以往培养做理论研究的人才比较多,随着不少大科学装置投入使用,对精通观测和技术方面的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要积极发展自主观测设备,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一流望远镜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中国科学报》:如您所说,从学科发展到人才培养,天文设备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南大在这方面有何布局?

李向东:天文学主要是观测驱动的学科,如果观测设备不先进,研究水平就会落伍。和很多兄弟高校一样,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体量比较小,缺乏技术开发方面的人才,所以目前我们集中精力发展一些中小型的特色设备。

比如,2020年发射与香港大学联合研制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可以在X射线能段探测可能的暗物质信号;参与研制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于2021年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2020年启动 “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的建设,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使我们在国际太阳物理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正在青海冷湖建设南大时域天文台,未来将开展系外行星等时域天文学的研究。

通过这些设备的研制可以积累经验,为未来建设更先进的设备打好基础。它们也有助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加盟,不断发展壮大队伍,不断产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形成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当前中国天文学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李向东:我国的天文学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在观测设备和仪器上有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影响了我国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建设先进的天文学设备往往需要很高的投入,比如美国詹姆斯·韦布望远镜大约耗资100亿美元,但它必定会促发新一轮的天文学研究热潮、大大深化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技术溢出的效应也会相当可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的自主设备发展也很快,比如“郭守敬望远镜”“天眼”“悟空”“慧眼”等各有特色,在部分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观测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差距。

先进观测设备对于推进天文学的发展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建设一流的光学和X射线望远镜,日本天文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在最近三十多年有了显著的提升。未来,当我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上天了,如果10米级的地面光学望远镜也能够顺利建成,与现有或规划建设中的射电、高能、引力波望远镜结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多波段、多信使观测网络,将会极大地引领和带动我国天文学的研究。

《中国科学报》:当前,我国的许多观测设备仍然在路上,在此背景下应如何推进国际合作?

李向东:天文学的发展一向强调国际合作,我们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发展自主设备,也充分开发利用国际资源。

南大天文学科与国际上许多一流天文院所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比如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欧洲毫米波射电天文研究所、南方天文台、德国马普学会射电天文研究所、日本国立天文台等,而且这些合作不少是“一揽子”的,包括设备使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相互交流等,可以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获取一流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除了国际合作,我们还参与了国内不少重要观测设备的建设与使用,比如中科院高能所牵头的超高能伽马望远镜LHAASO、国家天文台牵头研制的4米级光学红外高技术望远镜等。去年年底,南大还会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苏港澳高校天文与行星科学联盟”,并被推举为理事长单位,促进三地在天文与行星领域的交流协作、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科学报》:您如何看待科普对于天文学科发展的作用?

李向东:科学普及是天文学科承担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评价学科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科学普及不仅可以提供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是我们吸引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天文学队伍的重要手段。

南大天文学科的科学普及工作一向很有特色和成效。左涤江天文台全年面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了上千人次参观访问。我们每年举办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夏令营,与地方共建“天文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增进青少年对天文学的了解和兴趣;设立了科普讲座品牌栏目——“南天学堂”,将天文学成果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精准地传递给社会大众,云讲堂还成功上线“学习强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