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力马扎罗山到东非大裂谷,从肯尼亚到马达加斯加,从非洲稀树草原到热带雨林,从“生命之树”猴面包树到草原上上演“生死追逐”的狮子羚羊,这个周末,跟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云端漫步,跨国连线感受“非”一般的科学之旅和自然之旅,你过瘾了吗?
今年中科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恰逢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5月21日开始,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依托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魅力非洲 多彩植物”为主题,端出一道道非比寻常的科普大餐,和公众共享科学盛宴。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灵活结合的形式展开,“云上科学日”独具特色,包括“大咖讲科学”“专家直播说展”“中非直播连线”等多种形式,中非科学家更是通过跨国连线的方式,共话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非生物多样性成果展、赠送非洲特色植物科普手册、专家为小学生现场科普,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同样精彩。活动通过中非两地精彩联动,集中展现了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成果,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研究和自然探索的关注和兴趣。
2013年5月,中国政府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旨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中非科技合作,依托武汉植物园实施管理,由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担任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非洲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植物大约有4万种,其中包含有许多重要的资源植物以及它们的近缘分类群。中国植物有3万余种,中非植物相同重叠的植物却只有7%,互补性极强,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价值。”在武汉植物园科普楼一楼展厅,中非生物多样性成果展成为这个周末最热门的打卡点。
展览向公众介绍了中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领域的合作成果:展示了大苞硕莲、无舌千里木、醉篱木、马赛刺桐等非洲特色植物的花、叶、果实与种子标本,《肯尼亚常见植物》《肯尼亚常见野生动物鉴赏》等4部植物专著,非洲联合野外科考珍贵影像等。现场还展示了肥皂石、马赛木雕、非洲部落特色饰品等手工艺品。
在“大咖讲科学”环节,武汉植物园研究员王青锋带来了《探索神奇非洲植物》的科普讲座。“非洲是人类植物的宝库,也是植物学者心中的宝地。”从1996年博士毕业远赴非洲开始,王青锋的研究一直关注着非洲。肯尼亚山、恩贡山、乞力马扎罗山等非洲大山密林深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非洲人一口大白牙的秘密,野外科考路上遇到毒蛇、蜱虫和翻车的经历,发现植物新种的惊喜……王青锋结合自身多次的非洲科考经历和研究经历,将非洲植物和科考讲得生动有趣、直抵人心,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一个植物学家的科技担当。
武汉植物园研究员王青锋进行科普讲座(荆淮侨摄)
随后的“中非直播连线”环节,现场直播连线了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总部。中非两地梦幻联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洲方面主任Robert Gituru和中方管理人员余海峰介绍了园区概况、功能设置、特色实验室和非洲特色沙旱生植物。公众跟着中非两国科学家的镜头,探访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领略了当地中式园林设计的植物园,直观地欣赏了神奇的非洲植物。
在“专家说展览”环节,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严雪和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组成员胡光万进行线上直播说展。他们结合非洲科考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无舌千里木等非洲特色植物,讲述了编撰《肯尼亚植物志》等专著的意义。两位植物学家还在线下担任科学讲解员,为青少年实地说展,并呼吁青少年关注生物多样性,投身科学勇敢追梦。
5月21日上午,武汉植物园还敞开科学大门,面向18周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连续两天,约8000名社会公众走进武汉植物园,畅游科学世界。
5月21日下午,大咖讲科学、中非直播连线、专家说展览三个活动在中国科普博览的官方抖音、微博、知乎、百家号、新华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50多万名网友通过互联网“云游”植物科学殿堂,漫游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总部,并与科学大咖“云对话”。
本次活动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普博览、湖北省植物学会、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联合举办。
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向公众开展。作为中科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成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旨在促进社会大众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植物研究科学殿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武汉植物园以青少年与公众喜闻乐见方式,让公众了解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活动展现了科学研究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氛围,厚植科学文化,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助力公众科学素养全面提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