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双淼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18 9:25:11
选择字号:
妥协还是坚守: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

 

近年来,有关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讨论并不少。其结果多是给该群体贴上了“青椒”“学术民工”“学术链底端”等身份标签。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青年教师竞争压力大、学术信念感式微、学术地位相对低下的身份困境。

然而,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院系中的两位青年教师,也会对大学教师“角色是什么”“生存环境如何”“我将成为谁”有不同的认知。这意味着该群体内部对大学教师身份的认知存在分化,而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一所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的质性访谈,我们试图探求到底哪些力量影响了他们的学术身份认知,这些力量又是如何在学术身份构建过程中发生作用的。

形塑学术身份的内外部力量

学术身份是指大学教师在个体、组织与社会期待的反复协商与持续反思中形成其关于职业权责和自我的认知。其中,内在观念的形成受个体经历、能力与资本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形塑外部期待的因素包括中观的院校改革政策、组织评价(激励)机制与学术共同体文化,以及宏观的国家政策与话语导向。

20世纪80年代迄今,强调效率、个体、竞争、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价值,并日益成为重塑高等教育规则与大学治理的制度性力量。

世界大学排行榜、绩效评估、竞争性拨款和量化考核等方式在大学建立起追求效率和产出的秩序。高校既通过课题、职称、荣誉等为青年教师构造外在驱动,又采用“非升即走”等机制在青年教师头顶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压力太大”“很浮躁”“很焦虑”“没有安全感”“迷失”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心理写照,组织竞争压力驱使他们“时刻都不能停下来”。

同时,学术共同体内隐性的“学界行规”也以柔性的力量渗透到青年教师学术身份构建过程。“有一套公认的学术评判准则,就是看研究成果有没有实质性突破,而不是数数量、完成KPI。”一位青年教师指出,原创性知识贡献是国内外学术共同体共同的科研评价标准。

此外,大学青年教师是活生生的个体,拥有着不同的人格特征、资源禀赋、生活经历和学术成长路径,在入职前大多已经形成了部分关于学术职业的观念。

院校组织、学术共同体的外部期待与个体的内在观念成为了塑造大学青年教师学术身份的内外部力量,但这些力量间也存在着矛盾。比如,有受访者告诉课题组,“要拿到长聘就得多发文章,难免也会发水论文,但是我现在拼命发论文就是为了将来不发水论文。”那么,青年教师是如何在上述力量间的分歧、趋同与平衡中构建起自身学术身份的?

四类不同的构建过程

研究发现,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独立自决型。学术和社会资源充足且人格特征独立性强的青年教师,往往更有底气对绩效逻辑主导的学术制度说“NO”。

“不能过度地被体制左右”成了他们坚守个体内在观念的行动底线,“我还是按照我认为合理的方式进行科研”“我不会过度地迎合考核要求,如果考核不通过,那就换个单位”是调研中此类青年教师的普遍观点。

二是面从心非型。有些青年教师同样不认同外在制度约束,却因“稻粱谋”或能力不足而选择顺从外部权威规制,“诗和远方”的理想逐渐式微。

他们大多以“短平快”的方式从事科研。有多位青年教师表示,“我平时写论文很少系统地看文献,要快点发表就要写得快”“我一般在风险小且比较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做研究”,且认为教学“太浪费时间”。他们对现行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老人老办法”、荣誉评比中的马太效应等“不公正”因素尤为敏感。

三是互利共生型。部分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青年教师发自内心地认同外部对于大学教师“科教兴国”“服务祖国”的期待,将科研看作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利器。

他们主动将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相结合。一位受访者表示,“无论是从国家发展还是个人发展层面看,都需要面向国家做一些有用的东西,既符合我的科研追求,将来评奖、评职称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在此背景下,他们多视教学为职业道德支撑下的“良心活”。

四是守正引领型。此类教师具有出色的学术能力和强烈的学术职业人格化的认知,认为在科研与教学的过程中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有真的在这个领域做好了,个人作为学者才有价值。”一位受访者指出。同时,他们时常对当下学术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以促进大学长远发展。教学于他们而言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且他们多从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角度处理两者关系。

上述不同类型的学术身份构建过程,展现了青年教师在制度性与结构性困境中的妥协或坚守。就此意义而言,现实的引力虽重,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应对困境的三个突破口

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和学术共同体是应对青年教师学术身份构建困境的三个突破口。

首先,“回归青年教师本身”。引导他们将满足学术志趣、激发能力潜质和促进社会进步等动力结合起来,形成学术身份构建与完善的持续驱动力。例如,调研发现有些青年教师认为就算没有外部考核,他们也“有所追求”“不会躺平”,甚至“希望可以和学术圈的高手过过招”。

有关部门应支持他们在甄别短期效益和长远价值、形式意义和实质贡献、学术规律和市场逻辑的基础上与外部因素展开协商。值得关注的是,青年教师并非单纯、被动的“制度追随者”,不少人有与外部环境展开博弈的强烈意愿。“重要的是等自己将来有能力的时候,思考怎么去改变环境。”一位青年教师这样告诉课题组。

其次,增强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专业的事情让专家干”。求实的科学精神、具有公信力的学术规范和公正的同行评议是学术共同体给予青年教师抵抗外界不合理因素、坚守内在观念的“底气”。

其中,优化同行评议是关键。例如,既要细化专家领域和研究方向,建立“小同行”专家库,又要形成大学组织内不同学科的学者间对于人事聘用的规则、程序和标准的共同期待,建立学术共同体自主、自律的专业化评议机制。“研究者和评价者都要有学术良心”,这是一位受访者的感慨。

最后,以制度的完善构筑学术职业“安全网”。优化学术制度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以效率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形成既有适度竞争,又能保护青年教师学术激情,且重在培育人才的学术制度环境。

例如,“非升即走”的人事聘用制度应配套充足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资源,并完善相关的权利救济制度和分流退出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兜底的“安全网”。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