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西门的某老小区内,隐藏着一个只有百平米的旧书局。书局的“主理人”叫傅天斌,是一位毛边书爱好者。1992年开始藏书,并于1998年创办了名为“毛边书局”的旧书店。
在他租下的老房子里,放置着三十余个两米高的书架,架子上、地上都摞满了他精心“淘”来的书刊,过道狭窄得只允许一人通过。傅天斌的书局就像是一个枢纽站,管理和流通着图书资源,让各地书友相互易书,推广阅读,也让每一本书能够抵达被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价值。
2018年,傅天斌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与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街道(原桃蹊路街道)签约,达成了“毛边书局·桃蹊书院”项目,书院由街道办提供场地,毛边书局提供书籍和专业经验,双方共同管理。
有了更广阔的天地,结交了更多的书友,傅天斌给书局也作了一些新的改变,但初心不变。
书局门口 杨晨摄
老习惯
每周坚持去旧书市场“淘宝”
在如今面积一千多平,藏书十余万册,更为敞亮的书院里,有各类时下的新书,也仍然收集和流通着历史深处的旧书。傅天斌形容,旧书就像老朋友,且温故才得以知新。
就在采访当天的凌晨三点,傅天斌还跑了一趟旧书市场,收获了满满三大袋子。每周二、三、六以及周天,是傅天斌固定去淘宝的日子。玛赛城收藏品市场和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是他常去的地方,偶尔他也会去到私人家庭或者单位收书。
收书的过程又喜又悲,有成就,也有无奈。去年年底,傅天斌在书市上淘到一批文献,主人是四川省某位曾负责过川茶业务的一位老领导。其中多为工作手稿和笔记,记录了上世纪四川茶叶进出口的情况,还有珍贵的制茶讲义和教材。足足两个手拉箱的资料,花了傅天斌一万多块钱。但回家后细细一整理,甚觉值当。
但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傅天斌还碰到过一售卖成都烹饪杂志社资料的书摊主。在装满这批90年代杂志的编制口袋里,眼尖的傅天斌发现了有几本50年代川菜厨师比拼演练的照片,虽然均是一两寸的照片且并无任何摄影艺术价值,但胜在展现的内容珍贵。
对方一开口就要价四万块,少则两、三万,但傅天斌报价一万二。讨价还价几个回合,始终未达成交易。傅天斌本都咬咬牙加到了一万五,还是被回绝。“傅老师算了,没啥意思。“旁边的人劝他放弃,他想了想也就扭头走了。可曾想,另外一个书店的老板在傅天斌走之后,顺利拿下了这批货。“我打听过,他说他是一万二买到的,跟我最初报价差不多,但我估计他还加了两千来块。”
每每想起,傅天斌都后悔不已。“并不是说其有很高的升值空间,而是对书院的川菜主题展是种遗憾,对川菜历史的研究是种损失。”但他知道,收书的过程有得意也有失意。“也许我还要学会等待,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对书的认识。”
毛边书局 杨晨摄
新尝试
让在地文化活起来
除了继续做好旧书的业务,在“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傅天斌还有一些“坚持”。例如,不搞与书无关的商业化,也不打造所谓的网红。他希望,自己做书局的初心不会改变。
让毛边书局从老小区里“走出来”,服务到更多爱书好书之人的过程中,即将迎来自己第二十五“生日”的毛边书局也在蝶变。
现在,书籍作为一种介质,承载着更多功能。傅天斌介绍,“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突出讲、学、问、研这四大功能,打造了阅读空间、美育空间、研学空间,开展了讲座、展览、书画课、茶艺或花艺生活美学体验课以及线装书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图书业务,而是以书为媒,通过一些‘言之有物’的主题性活动,让在地文化活起来,挖掘和传承这些故纸堆里的文化瑰宝。”
他认为,做书店的同时也肩负着某种责任。“一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书式空间,不仅是‘场地’,更是自得其乐的精神领域。同时提供着服务,让读书带来的纯粹,充实更多人的生活和内心”。
傅天斌也有自己的态度。他表示,目前毛边书仍然是书院的一项特色业务,虽然并不是“主流”,但是它却展示了一种难得的阅读情趣,引导读者放慢脚步生活脚步沉下心爱上阅读。“希望大家在拆、翻、阅毛边书时,感受我们做书店所传达和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