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丨获取首批数据 探秘大气自我净化奥秘 |
|
今天(4月28日),珠峰大气与人体健康科考分队,正式获取了本次珠峰科考的第一批臭氧、二氧化氮等观测数据。这些珍贵的数据,是科学家们解密青藏高原如何影响大气自净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附近,经过四天紧张安装,珠峰大气与人体健康科考分队,所有的观测设备均已就位,开始在珠峰大本营观测大气参数。一大早,测风雷达就开启了全天候运行,最远可观测10公里范围内的三维风速风向分布。小小的黄色帐篷内,还布满大气环境分析仪器,实时测量臭氧、二氧化氮等参数。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林伟立:它是各个方向扫描的,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立体的风的大小,就是可以知道这个河谷空间里头每一个地方的风速和风向。
测量风场,明确风的来源及通量,可以帮助科考队更精确地了解他们所要观测的臭氧和氮氧化合物,这两个最主要的科考目标,到底来自哪里。
青藏高原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仅为北京的千分之一,测量难度极大。现在,已正式启动的浓度测量仪,还帮助科考队获取了第一批氮氧化合物和臭氧的观测数据。首批观测结果,就让科考队员感到十分欣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叶春翔:臭氧的值已经出来了,从80ppb到90多ppb之间。我们比较北京的浓度,北京是50ppb、60ppb这个水平,还没有我们这个地方的浓度更高。这个值为什么呢?有很多这种高浓度臭氧,从高空被冰川风给下拽下来,这个值和朱彤院士在20年前测的值是可以比较的,就是我们再一次证明了我们这个科学假设。
接下来,科考队还将在珠峰海拔5800米、6300米营地等极高海拔高度,安装探测仪器,多点位立体测量,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全面性。科考队员介绍,科学研究通常需要在有代表性的环境下进行,得出的结果才最经典。而在这里观测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等,科考队员旨在探究大气自净化能力。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朱彤:大气里面的净化机制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因为我们人类的活动,包括自然活动,都会排放出很多的化学物质到空气里面去。如果没有任何的净化,几千年、几百年、过去几十年都会蓄积起来,那我们的空气就变得不可呼吸。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我们大气的污染,包括在未来我们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怎么来识别自然对我们的温室气体的调控的作用,这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登顶科考预演
为了确保本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圆满成功,4月26日14时,承担登顶任务的14名科考登山队员率先从大本营出发,今天队员们即将向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发起挑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以往的登山行动一样,率先出发的是运送物资和给养的牦牛队。与以往不同的是,牦牛身上驮运的,包括了自动气象站、测厚雷达等科考设备。而这些沉重的设备,在海拔6500米以上,都需要科考队员人工背负。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科考小组组长 德庆欧珠:以往的话,我们从8300米冲顶时候,自己的这个氧气跟喝的吃的以外,不用带这些设备。但今年是我们一个气象站的总重量有将近50公斤左右,还有雷达,还有相关的一些补助性的装备,负重上肯定会有一个很大不同。
14时,整装待发的队员们离开大本营,正式向珠峰顶峰进发。
总台记者 唐巍:我现在就是跟随着登顶的科考队员一起前往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在那里队员们将搭建极高海拔的气象站,然后他们将会回到6500米的前进营地,在那里等待比较好的时间窗口,然后进行冲顶的科学考察。
从大本营出发之后的绒布河谷路段相对平缓,但由于部分队员背负了气象传感器等精密设备,因此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并不算快。一个小时之后,队伍来到了东绒布冰川的入口,开始向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爬升。
4月27日,科考队员上午10时出发,进入了东绒布冰川,伴随着眼前出现了形状各异的冰塔林,海拔也一步步攀升,队员们的喘息开始急促,脚步也明显沉重了起来。在行进途中,专家们还仔细观察了冰塔林消融和退化的现象,为下一步精确测量谋划方案。
4月27日15时左右,天空开始下起了雪,刚刚到达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忙着清点整理装备,为第二天的任务进行准备。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赵华标:我们这支科考队包括登山队,还有我们几位科学家,我们计划是这支科考队到达7028(米)实战演练一下,安装7028(米)的气象站,还有一个是冰川雷达测厚,另外就是浅冰芯钻取这三个主要工作。我们科学家是希望跟登山队员一起到7028(米),把这三个工作都做一遍,以保证他们在峰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