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战略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核电产业链发展,同时也带动大量相关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我国装备制造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
华龙一号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研发团队联手17家高校、科研机构,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数千家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共同突破了411台套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完成了自主先进型号开发及自主设备制造,华龙一号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8%。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华龙一号的首堆工程,每一台机组都包括了6万多台套的装备,参与整个工作的供货厂家有5300多家,正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制造业在支撑着华龙的自主研发,我们才能够实现华龙自主技术在工程上顺利应用。
华龙一号在研发建造过程中,研制团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带动了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三代核电设计、建造、材料、焊接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极大程度地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设备供应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的产品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
同时,华龙一号机组运行寿命为60年,在此过程中将带来多样的运维配套设施以及大规模备品备件的需求,使得对国内工业产业链条上各行业产品能力的提升成为一种长期的过程,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
加快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步伐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也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
通过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华龙一号标准体系,不仅有力提升中国核电技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将支撑华龙一号不断加快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的步伐。
自2016年以来,华龙一号已形成了标准2000余项,完成了35项重点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批英文版标准,发布了我国首项ISO核电国际标准。目前,华龙一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号标准体系,涵盖核电厂前期、设计、设备、建设、调试等全生命周期。目前,国内华龙一号漳州机组、海南机组等都在有序建设中。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目前在国内有8台机组已经开工建设。这样的一个小的批量化的工作,特别是推动在首堆基础上的优化和改进,也为未来的更大批量的建设华龙一号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此外华龙一号出口,实现“走出去”成果显著,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机组已于去年5月投入商运。目前,巴基斯坦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也完成并网,即将投入商业运行。
据了解,我国已与阿根廷正式签署华龙一号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此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华龙一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华龙一号为世界上有核电发展计划的国家提供了重要选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