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蕙蓉 来源: 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22/3/18 19:23:35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传感领域获进展:研发量子陀螺专用芯片

近日,科院长春光机所在量子陀螺专用芯片研发上取得进展,研制出795纳米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芯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Optics Express》期刊。

量子陀螺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量子传感器,能够大幅度提高多种载体的导航精度。作为量子陀螺的理想光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具有体积极小、工作电流低、可非致冷工作、激光光斑与原子系统可直接耦合等优势。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团队一直深耕量子传感专用VCSEL芯片研发,并于2014年研制出原子钟专用高温VCSEL芯片。

近日,该团队等研究人员在量子陀螺专用VCSEL芯片研发方面再获进展。团队通过解决VCSEL的模式稳定性,以及输出功率相互制约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大氧化孔径下VCSEL的单模工作。团队研制出的新器件在80℃的温度下,输出功率达到4.1mW(毫瓦),边模抑制比41.68dB(分贝),正交偏振抑制比27.6dB。该芯片作为量子陀螺的光源,实验测试效果良好,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