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4 19:36:07
选择字号:
蔡晓红委员:让癌症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核医疗

 

重离子治疗设备被称为“癌症杀手”。20多年来,蔡晓红和团队一心培养“癌症杀手”。为使“癌症杀手”尽快上岗,让癌症患者病有所医,她不懈努力。

截至目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晓红围绕重离子治疗设备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先后提交了20多份提案。

在不懈努力下,国家药监局将重离子治疗设备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极大地缩短了设备走向患者的过程。

2020年3月26日,武威重离子中心正式投用,而医院装配的重离子治疗设备正是出自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发团队。在这里,已经有2万余名患者咨询治疗,500余名患者完成了重离子治疗。

为了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核医疗设备,蔡晓红今年又提出分步将重离子治疗纳入医保等建议。

作为一名任期三届的老委员,很多人奇怪蔡晓红为什么一直“揪着”重离子治疗不放?难道是问题没有解决吗?

蔡晓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坦言,正是相关提案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才推动了重离子治疗技术的示范和产业化。

之所以如此“执着”,蔡晓红说,“重离子治疗技术承载着几代科学家的心血,我们肩负着他们的梦想和重托,所以必须把设备研发出来,尽快推向临床应用。”

除了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她心里还有一个帮助癌症患者摆脱病痛的梦想。不久前,蔡晓红在武威调研时,一位四十多岁的脑瘤患者,在听到医生说眼前的蔡晓红就是重离子设备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时,感激不已。

就在一年前,这位患者多方求医无解而感到绝望,在武威重离子中心治疗一年后,她脑部的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了。

蔡晓红说,“每个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当看到患者重获新生时,我觉得特别欣慰、特别幸福,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做政协委员之初,我在如何把握问题,如何准备提案,如何把建议提到点子上,常常会觉得心里没底,随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我提高了认识,对履职建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心里也越来越‘踏实’。”蔡晓红坦言。

在蔡晓红看来,做好调研是履职的关键。为此,她经常奔走于兰州武威两地,有一年来回跑了40多次,“多听取患者和医生的意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提出的提案才更有针对性、更到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