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交通处副处长吴志全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冬奥会开启了北京氢能产业发展新篇章,目前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
吴志全表示,北京是历史上首个举办了夏奥会与冬奥会的“双奥之城”,两届奥运会都与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结下深厚“氢”缘。2008年北京夏奥会期间,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并建成我国首座车用加氢站,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从0到1”的示范;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作为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实现了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从1到100”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突破。
氢能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冬奥大规模使用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运输领域是“重头戏”。北京冬奥会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是迄今为止在重大国际赛事中投入规模最大的;其中大巴车数辆,创下有史以来氢燃料电池大型客车服务国际级运动赛事数量最多的纪录。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吴志全介绍,在北京市两个赛区投入的312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冬奥会2月4日开幕以来到2月14日,累计用氢约42.04吨。
据了解,在冬奥运输服务保障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由丰田和福田提供,氢燃料电池电堆由丰田提供,大巴车氢燃料电池系统由亿华通集成,氢瓶、空压机等零部件主要由北京企业供给。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大巴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在氢源保障方面,燕山石化和环宇京辉制氢能力达到7.2吨/天,提供了充足的清洁氢源供给。
北京冬奥会还推动建立了氢能安全保障机制,由氢能各环节各领域主管部门,协调建立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冬奥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运行,也为后续氢能产业发展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有所不同,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世界首套采用高压储氢火炬,亮点之一是采用氢作为唯一燃料,氢燃料可以保证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而且更加环保,实现了零碳排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