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晖 周世祥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2/15 9:38:34
选择字号:
16个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如何看待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备受关注的同时,还有一份名单引人注目。

同日,教育部公布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等在内的15所高校、16个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

为何是这些学科名列其中?

据记者了解,“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其他同类建设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相对靠后”是上述学科被公开警示的重要原因。

据悉,2021年3月,三部委发布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在各建设高校开展自评总结基础上,基于“双一流”建设监测情况对建设高校及学科建设成效开展了“背靠背”式的定量分析,并组织专家开展了定性评价。综合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从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视角,呈现了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成效。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公开警示是其中重要内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成效评价显示,首轮建设虽然总体上实现了建设目标,但上述学科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为激励督促,也是为了警示其他建设学科,需要给予这些学科公开警示的处理。但他同时强调:“成效评价重在查找问题、发现差距,结果按区间及梯度分类呈现,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连同意见反馈建设高校,供建设中持续改进。”

公开警示但没有退出建设范围,是否意味着上述学科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该负责人表示,经“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严格评议,个别被公开警示的建设学科需按要求结合学校定位、首轮建设成效和学科特色优势作出调整,“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若在2023年的再评价中仍未通过,则将调出建设范围”。

这种公开警示,对于整个“双一流”建设,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表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布局结构体现着满足国家发展多样化需求的状况。这种结构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建设学科是能进能出的:“既有应当长期稳定支持的基础学科,也有成效卓著、剑指一流的优秀学科,还有适应需要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但也必须淘汰相形见绌的学科。以学科动态优化提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大潮。学校的学科布局体现学校的面貌,要避免求全和趋同,需体现特色和优势,形成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

“这种以竞争为机制,强调建设成效的灵活调整政策,对建设高校肯定具有鞭策和引导作用,但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监测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因高校过于看重竞争而产生的短期效应。”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表示。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 周世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