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10 16:52:39
选择字号:
刘志:不负时代 努力发“光”

 

“重担”是在一次谈话中定下来的。

刘志从1997年出国深造,在同步辐射光源领域已取得诸多成就。2010年前后,中国科学院时任领导召唤刘志等科学家回国,在一次谈话中,刘志被问到:“你觉得上海光源怎么样?”

刘志当时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带领团队从事原位光电子能谱以及在能源与环境等方面光电子能谱应用相关的研究工作。那时,他有了回国的想法。

他想了想说:作为国内最新的“第三代光源”,设备和性能很先进,不过人员年轻化程度与国际最先进装置的人员配备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当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光源平台,辅助科学家做好学问,并且期望该平台能按照国际标准运行,同时建立一支能负责大装置运行的研究队伍。”2013年,刘志全职回国,被聘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刘志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综合研究平台(以下简称SiP·ME2)”。

不负众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刘啸嵩,是刘志当时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同事,他也想回国为国家的同步辐射光源“做点事儿”。2010年底,两人一起回国,与包括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光源、复旦大学等专家开展了第一次内部讨论,决定开始准备项目申请。

此后至2012年间,他们几乎每两个月都要飞回国一次,与各方专家反复磨砺论证下,使他们起初的想法和设计最终成为可落地实施的具体方案。

2013年,刘志和刘啸嵩全职回国。SiP·ME2项目也于2013年1月正式立项,2018年结题,总投资1.48亿元,历时五年。2018年9月18日,19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给出评价,归结于四个字——“不负众望”。

项目刚开始,因为投资金额多、工程难度大、复杂性高,仅论证就花了1年多时间。

“大家比较担心这么大一个项目,会建不好甚至建不成,无数双眼睛盯着,弄不好会产生负面效应。”刘志告诉《中国科学报》,“况且,那时候我可能给人感觉还比较年轻。”

在国外从事同步辐射光源研究十余年,刘志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真实条件下同步辐射原位表征实验,国外也刚刚起步,仍在攻关个别核心技术,大家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因此“这个项目虽然体量大,但技术路线和科学问题我们是清楚的,我当时心里还是有底的。”

5年里,团队的研究人员们经常“住”在项目基地,每天的常态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软X射线弯铁光束线建设是任务之一,也是支持“真实环境原位电子结构实验站”的关键,如何在弯铁光源上实现极高的光子通量是国际同步辐射装置追求的共同目标。尽管国际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刘志和刘啸嵩在美国时也做过不同的光束线,但想在国内实现更高性能时,他们遇到了难题。

“为解决该难题,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尝试,最终采用了第一面反射镜安装在储存环内的方案,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是突破性创新。同时在光路上选用椭球和椭圆柱面聚焦镜,并整体优化了光束线物像距比。这样我们就可在最大限度获得光子通量的同时有效抑制聚焦点像差。”刘啸嵩说。

该光束线由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团队承担,2016年1月23日11时27分顺利出光,为下一步束线优化、实验站安装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案,刘志和团队骨干带领研究人员“遇山开山”,最终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项目研制的“高精度原位低能电子结构实验站”是世界首个集成同步辐射X光、深紫外激光、亚飞秒激光脉冲三种光源和分子束外延、脉冲激光沉积等原位材料生长技术的高精度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平台。同时平台掌握的波荡器核心技术,已被北京高能光源、英国Diamond光源等国内外同步辐射光源运用实施。

珍惜机会

刘志1997年出国,先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留学和工作。那一时期,在同步辐射装置领域,国际已比较成熟。

回国前,刘志已经设计了一套美国现有装置的“升级版”,准备先带回来在上海光源实现。“短短数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回国时的情况。”刘志决定和同事们重新设计,目标是建成“世界上指标最先进的平台”。

比如:项目研制的“原位近常压软X光谱学线站”综合性能在国际同类线站中处于先进水平。

这个项目不仅建成了平台,更“孵化”出一批领军人才和年轻的学术带头人。骨干成员封东来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啸嵩加入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并领导最新的第四代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刘志与团队的人员也投身于上海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

刘志说,“如果没有这个项目,我们这批人肯定不会有机会做现在做的这些重要事情”。

在刘志看来,项目投资的回报除了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型人才越发重视。“我国在材料、化学等领域的论文数量已经排在国际前列,但装备、方法的研发、人才积累还不足,需要体制机制的倾斜。在该项目中,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很前瞻地批准了这个项目。”

“我们很感谢这个机会。”采访中,刘志反复说着这句话。

国家的发展、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上海的科学布局……与父辈人相比,刘志坦承,自己赶上了诸多发展机遇。“父亲和母亲也是科研人员,我们能做出一些东西,并不一定是我们能力有多强,而是到了时候,也赶上了时候。”

为此,刘志一直在努力地“往前走”。

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我国装置研究的态势也有了快速变化。

“从原来的购买、借鉴和局部改进,到如今有信心建设国际上最先进的大装置,如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我们有了勇气和机遇去创新,可以提出我们的独特想法,但我们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如今,刘志担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副院长,联合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下定决心”培养人才,建立培养体系、编制教材、招收研究生,“有这么好的创新环境和大科学装置氛围,我相信人才会越来越多。”

承担重担

SiP·ME2不是为某一个课题组而建,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探测手段提供给所有有需要的科学家。“只要科学问题好,谁都可以,也欢迎在这个装置上做。”刘志坚定地说。

在他看来,科学大装置和科学技术是众多核心技术的串联,而串联以后形成独一无二的探索能力,才是大装置真正的核心。

核心技术的串联,前提是科学家们的合作。“我们有诸多的技术积累,有大项目作为牵引,将这些‘珍珠’连成串,形成强大合力。”刘志说,“中国现在必须拿出真家伙,人家才服你。这时候需要我们走得对,坐得住,更需要科学家们有独立见解,能进行客观评估和平等合作。”

科学之路永无止境,前路也必将充满坎坷,但刘志似乎并不担忧,科学就是承认未知,没有任何权威、理论和共识是永久的,这是科学精神。而未知必定充满挑战,只要是做有难度、有意义的新事情,一直坚持的话,就离成功不远了。

这些,他也常常拿来教导学生们。

“如今是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由国家精心培养的科技人才必须发挥力量的时候了,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在追求科学梦想的时候,主动扛起,大胆承接国家的发展重担。”刘志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