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天宫空间站的中国贡献 |
|
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的全面完成,中国人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三十而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了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今天开始,新闻频道推出《两总话天宫》系列节目,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展现新时代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突破和成就。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晓丹:我脚边的这条轨道长2.8公里,中国空间站的三个舱段,就是沿着这条轨道走完了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段路程,转运到了火箭发射塔架,成功点火、发射升空,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组装成了“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这段历程我们花了30年的时间。尽管起步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依然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一路奔跑、追赶、跨越,超越了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入轨,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完成了“T”字基本构型的建造。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全程参与、主持“三步走”战略任务的建设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载人航天发展到现在,我们已完成了空间站的建造任务,这应该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任务成功实现的一个完美标志。我们建成的空间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它能够满足多领域的空间科学研究的需要,它也对我们中国航天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起步晚,基础有限,仅仅凭着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两个8吨级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经验,就走向了空间站阶段,并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建设道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最初的设想是两个空间实验室以后,我们打一个空间站的试验核心舱。但是从一开始,我们明确的目标就是说要力争用试验核心舱作为正式的核心舱完成空间站的建造,可以想象技术上的难度,技术上的风险。它就需要我们在地面把一项一项的工作做得更加充分,把一项项的试验做得更加接近天上的环境。完全做到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太空是微重力,我们的机械臂15米长,你别说干活在地面,你伸出去它就弯下去了。帆板像个绳索一样,这个试验在地面其实做起来都非常困难。当然我们科学家的智慧、工程师的智慧,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把中国空间站三舱建成,这应该说也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能力、创造力,体现了自信、担当。
目前,中国空间站工程已先后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和在轨建造两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其间实现了再生环控生保、大型柔性电池翼可驱动机构、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大型组合体控制等技术的全面突破。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在实现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同时,工程全线始终将人的安全摆在第一位,通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充分测试暴露问题、深入分析原理机理等方式不断提升任务可靠性。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最后是不是就说所有的风险可以消除呢?不是的。所以我们在飞行任务准备中,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尽管它是很低概率的。我们空间站阶段的各个系统的故障预案上万个,而且我们严格地要求每一个预案保证判断要准确,处置的办法要完备,还要见底。你应该把所有可能解决故障带来的影响的手段都用上,而且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去做它。也是大量的努力、心血都花在了这个上面。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晓丹:您作为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者,肯定做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决策,这当中有哪一项决策是让您觉得最难忘、印象最深刻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当时我下了决心,要把中国空间站用先进的技术,建成一个最具经济性的空间站,我们的空间站的经济性毫无疑问是所有空间站最先进的。得益于技术进步,这样我们可以大幅降低今后空间站补给的消耗,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模式。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全部都覆盖了。也为人类空间科学的整个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做出我们中国的贡献。
如今,空间站的成功建成,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我们当年863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就是造船为建站,今天我们建站建成了。当时专家们也提了另外一句话,建站为应用,我们空间站将进入全面的应用阶段,它应该说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平台。当然大家还应该很关心,我们中国人应该走得更远。下一个目标,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载人登月,希望那个时候你能到现场报道,还是在这个发射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